吉隆坡美中贸易谈判似乎注定不会让特朗普失望,周日谈判结束后,美方谈判代表贝森特对美媒表示,美国已与中国就稀土和大豆达成协议,在特习会前建立起了“非常正面的架构”。

此图为美国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以及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代表李成刚,于2025年5月10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中美双边会议上的合影。
贝森特对美国电视台说,北京准备将把对稀土出口的管控推迟一年,以便重新研究局势,同时恢复购买美国大豆。作为回报,美国将放弃对华加征100%附加税。他还表示,与中方还讨论了“很多其他的议题”。包括农业采购,TikTok、芬太尼、贸易,稀土以及整体双边关系等议题
比起贝森特,中方的说法远没有那么具体。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称,双方“围绕美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芬太尼关税和执法合作、农产品贸易、出口管制等”等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交流磋商,“达成基本共识。双方同意进一步确定具体细节,并履行各自国内批准程序。”
最有意思的表述来自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李成钢,他虽然提到,双方在何立峰提到的前述议题上“形成了初步共识,下一步将各自履行内部报批程序”。但强调“美方表达立场是强硬的,中方维护利益是坚定的”,给外界一种针尖对锋芒,互不相让的姿态,
何立峰与李成钢似乎扮演着两个角色,何立峰强调中美谈判“成果来之不易,需要双方共同维护”,希望中带有警告,但有意留有余地,斗而不破。
而李成钢不久前曾被贝森特指责“无礼”,“自以为是战狼”,从李成钢的表述,更强调互相斗争的一面,隐含许多细节尚在“纠缠“之中,也似乎要给特习会之后万一发生突变埋下伏笔。
至于中方提到的“进一步确定具体细节,并履行各自国内批准程序”。应该指的是等待双方最高领导人开会时正式宣布,这其实是给特习会能够顺利举行奉献的礼物,。
贝森特由于自身在特朗普政府的地位,以及体制的透明性,说话更自由,无需等到“内部报批”,就提前向美国媒体披露了稀土和大豆的细节,中方只说“初步”达成共识,因为要等习近平一锤定音。
魔鬼藏在细节里,仍有许多细节不清楚,中方在没有得到美国对中国科技出口管制等其他重大问题上作出承诺之前,会轻易放弃稀土和大豆这些重要的筹码吗?这些都是有待继续观察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