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K签证引发开放移民抢饭碗争议 官媒喊话别“曲解”

K签证引发开放移民抢饭碗争议 官媒喊话别“曲解”

文章来源: 德国之声 于 2025-10-02 08:08:5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https://t.co/zDE7cdpeJy

— DW 中文- 德国之声 (@dw_chinese) October 2, 2025
中国推出旨在吸引外国青年技术人才的“K字签证”,在中文社交媒体上引发热烈讨和大量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批评。官媒不得不发声试图平息人们的质疑。

中国新增加的“K字”签证已于10月1日正式开放申请。该签证面向18至45岁、在知名高校取得理工科专业至少本科学历的外国人,提供入境中国、居留和就业的机会。

这一消息在中国社交媒体引起热议,微博上一时间反对声音高涨。有人批评此举“没有必要”、甚至“后患无穷”。很多人担心,在中国的青年失业率

刚刚创下新高之际,大幅开放国际人才来中国,是跟国人“抢饭碗”,会加剧本土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还有人认为K字签证门槛太低,担心“放开口子”之后会引入亚洲和非洲大量普通学历的年轻人。在此语境下,出现了大量带有民族主义和种族歧视色彩的评论。

“多多益善”

本周二,党媒《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曲解K字签证,只会误导公众》,驳斥了近日流传的一些论点。评论称,担心外国青年科技人才会抢占本土劳动者饭碗,是“毫无必要”的。因为申请人专业限定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要求学士学位及以上,来源是境内外知名高校或者科研机构,并非网上炒作的“低素质劳动力”,“这样的人才十分紧俏、多多益善。”

文章还指出,尽管中国“人力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但高层次人才仍然缺乏”。有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缺口就接近3000万人。“在一些国家收缩内顾、排挤国际人才背景下,中国敏锐抓住这一重要机遇,及时出台政策。”

此前,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收紧针对技术移民的H-1B工作签证,将对首次申请者加收10万美元费用。这被认为会阻挡国际人才赴美发展。

针对评论区大量对亚非留学生和移民,尤其是印度人的歧视性言论,《人民日报》评论只是解释说,K签证只是为外国青年科技人才来华工作、生活提供便利,“岂能直接和移民划等号”。并指出,增设签证会有配套的管理制度。所谓“移民危机”不会出现。作者还说,中国有“强大的治理能力”,面对外来者也应该有“文化自信”。

何时能国内自由迁徙?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助理教授陆风鸣博士对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表示,尽管K字签证降低了申请门槛,但中国的移民体系,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尚未跟上。其他关键问题包括,外国员工能否克服语言障碍以及能否适应中国企业的工作文化。

前《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发文为新的签证政策背书,但也称中国网民怕移民“抢饭碗”是“合理的关切”。他表示相信“中国驻世界各地的使领馆现在都听清楚了国内互联网上的担心,他们没有意愿放一群庸才进来,给就业本已紧张的中国社会添堵”。

微信公众号“世界之敌的敌人”发文说, 没必要杞人忧天,“真有这么大吸引力的地方,哪怕偷渡也要润过去,哪还需要等什么新型签证出来才开始研究怎么去?”并指出中国实际是世界上外国人占比最少的国家之一。

微信公众号“就叫熊太行也行”则把眼光转向另一个维度,呼吁“对外开放要搞,对内开放也要搞”。“希望国家能够把‘K签’,发给我们本国的年轻人,本国的大学生。比如,北京、上海,能不能给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年轻人发京签、沪签。……未来进一步打破全国户籍之间仍然存在的藩篱,实现全国人民的自由迁徙。”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3)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美航班即将剧变!但还有一个更大的隐患
中国女行李箱猛撞日本男 她竟冷漠离开 后续演变成…
Meta大裁员 华人AI科学家惨遭解雇 X上公开炮轰!
安华调侃川普"爱破坏规矩" 川普秒回1句全场爆笑
这家美国航司被评“全球最令人厌恶航空公司”榜首




24小时讨论排行

加州州长纽森承认:正考虑2028年竞选美国总统
共军最新航母被看扁?美退将:战力不及"美军50年老航母"
美不课中国100%关税,北京延后管制稀土、买黄豆
稀土真的是中国卡美国西方脖子的“核选项”吗?
28秒穿越死亡线 解放军首曝机器狼抢滩杀敌画面
“党啊党,你为什么成了腐败的温床?”
经济学人:一旦美国撒手不管 台湾能有什么B计划?
北京三里屯“勇士”再现 挂布条痛斥共产党“邪教”
拆白宫东翼化为瓦砾! 川普“豪宴厅”募资名单曝光
贝森特预计:中国稀土管制会延后1年实施
“使命尚未完成” 哈里斯不排除2028年再战白宫
仅隔半小时!美军2机"在南海连环坠毁",5机组员全获救
班农指川普将“做多一届总统”:内部圈子已有计划
川普骂“史上最烂照片” 《时代》封面换了张帅照
半小时2机坠海!中智库:美军南海行动"已达极限"2大原因曝
被红毯高规格迎接 川普嗨到当众手舞足蹈 相当开心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K签证引发开放移民抢饭碗争议 官媒喊话别“曲解”

德国之声 2025-10-02 08:08:57



https://t.co/zDE7cdpeJy

— DW 中文- 德国之声 (@dw_chinese) October 2, 2025
中国推出旨在吸引外国青年技术人才的“K字签证”,在中文社交媒体上引发热烈讨和大量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批评。官媒不得不发声试图平息人们的质疑。

中国新增加的“K字”签证已于10月1日正式开放申请。该签证面向18至45岁、在知名高校取得理工科专业至少本科学历的外国人,提供入境中国、居留和就业的机会。

这一消息在中国社交媒体引起热议,微博上一时间反对声音高涨。有人批评此举“没有必要”、甚至“后患无穷”。很多人担心,在中国的青年失业率

刚刚创下新高之际,大幅开放国际人才来中国,是跟国人“抢饭碗”,会加剧本土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还有人认为K字签证门槛太低,担心“放开口子”之后会引入亚洲和非洲大量普通学历的年轻人。在此语境下,出现了大量带有民族主义和种族歧视色彩的评论。

“多多益善”

本周二,党媒《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曲解K字签证,只会误导公众》,驳斥了近日流传的一些论点。评论称,担心外国青年科技人才会抢占本土劳动者饭碗,是“毫无必要”的。因为申请人专业限定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要求学士学位及以上,来源是境内外知名高校或者科研机构,并非网上炒作的“低素质劳动力”,“这样的人才十分紧俏、多多益善。”

文章还指出,尽管中国“人力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但高层次人才仍然缺乏”。有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缺口就接近3000万人。“在一些国家收缩内顾、排挤国际人才背景下,中国敏锐抓住这一重要机遇,及时出台政策。”

此前,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收紧针对技术移民的H-1B工作签证,将对首次申请者加收10万美元费用。这被认为会阻挡国际人才赴美发展。

针对评论区大量对亚非留学生和移民,尤其是印度人的歧视性言论,《人民日报》评论只是解释说,K签证只是为外国青年科技人才来华工作、生活提供便利,“岂能直接和移民划等号”。并指出,增设签证会有配套的管理制度。所谓“移民危机”不会出现。作者还说,中国有“强大的治理能力”,面对外来者也应该有“文化自信”。

何时能国内自由迁徙?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助理教授陆风鸣博士对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表示,尽管K字签证降低了申请门槛,但中国的移民体系,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尚未跟上。其他关键问题包括,外国员工能否克服语言障碍以及能否适应中国企业的工作文化。

前《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发文为新的签证政策背书,但也称中国网民怕移民“抢饭碗”是“合理的关切”。他表示相信“中国驻世界各地的使领馆现在都听清楚了国内互联网上的担心,他们没有意愿放一群庸才进来,给就业本已紧张的中国社会添堵”。

微信公众号“世界之敌的敌人”发文说, 没必要杞人忧天,“真有这么大吸引力的地方,哪怕偷渡也要润过去,哪还需要等什么新型签证出来才开始研究怎么去?”并指出中国实际是世界上外国人占比最少的国家之一。

微信公众号“就叫熊太行也行”则把眼光转向另一个维度,呼吁“对外开放要搞,对内开放也要搞”。“希望国家能够把‘K签’,发给我们本国的年轻人,本国的大学生。比如,北京、上海,能不能给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年轻人发京签、沪签。……未来进一步打破全国户籍之间仍然存在的藩篱,实现全国人民的自由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