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单依纯爆火动了谁的奶酪?人民日报都看不下去了

单依纯爆火动了谁的奶酪?人民日报都看不下去了

文章来源: 星宿影视鸭 于 2025-06-18 00:07:0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歌手2025》最具有争议性的歌手是谁?

可能有人会说是马嘉祺,流量小生自带争议,而且每次都在淘汰的边缘试探,却怎么也走不了。

实力跟同台的歌手有着明显差距,也会导致他成为被讨论、被群嘲的对象。

不过,马嘉祺的争议是在观众们意料之中的,反倒是另一位歌手单依纯的情况让人没有想到。

本来第一期她凭借《珠玉》惊艳全场,路人缘直线飙升,但随着接下来的几期节目,单依纯的口碑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还引起乐评人的审判,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01 一首《李白》引发嘴仗,单依纯改编遭质疑

其实在单依纯连续唱了《珠玉》、《天空》以及《爱情 Sha La La》,这三首彰显唱功且偏情感向的歌曲后,观众们应该也有些审美疲劳了。

她自己也希望在舞台上带给观众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让大家看到自己的另一面,所以在第四期的时候选择这首《李白》,还进行了不小的改动。

其中单依纯加入的一大段念白最能体现她的个人风格——

我本是辅助,今晚来打野。

区区三万天,试试又能怎?

如何呢?又能怎?

说实话,这种改编乍一听很怪,但多听几遍又莫名的洗脑。

而且曲子里还融入了混合电子摇滚、迷幻吉他等元素,跟原版相差不小,并不是一首可以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歌。

能接受的人会觉得曲风新颖,还符合当代年轻人的精神状态,越听越上头。

不能接受的人会觉得这是在魔改,没有李荣浩版本好听,认为单依纯越来越有“二手玫瑰”的感觉。

别说观众们的评价两极分化,就连乐评人们也给出了不同的点评。

耳帝表示单依纯这首《李白》:“在本季大量无趣的选歌与保守改编的局面下很值得鼓励,因为这样节目才会好看。”

同时,他也认可单依纯对改编的态度,直言:“可以说是单依纯的音乐性格借助于电视音综开始强烈显现的一次。”,可见评价相当之高。

但也有人觉得这首改编并不出彩,丁太升就开麦吐槽道:“新加的那段念白部分,令人尴尬到爆的low。我理解现在一些年轻人所谓的抽象,但是牛的抽象也是需要智慧的。”

“短短的几句词里,堆满了小圈子用语,以及粗鄙化的重复。常石磊显然是现阶段比较适合单依纯的制作人了,反而李健已经不太适合现在的单依纯了。”

虽然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音乐喜好,尤其是对于这类个性化改编的歌曲,有不同的声音很正常,但用“low”来形容单依纯的念白,还是太过了。

这不,现在连人民日报都忍不住替她发声,发文评价单依纯对《李白》的改编,可谓是字字珠玑,看得人相当解气。

02 尊重年轻人文化,包容比批判更重要

首先,人民日报认为单依纯对《李白》的改编,其实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因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年轻人的音乐审美逐渐从“听音乐”变成了“听自己”——他们不再仅仅追求旋律的悦耳或技术的精湛,而是渴望找到音乐与自身的关联性。”

单依纯在节目中也提到自己对生活的态度,那就是“该体验就去体验”,而对于音乐的态度也是如此。

一直保持同一种风格,待在表演的舒适圈中,固然是一种稳妥应对比赛的方式,但对她来说太没有挑战性了。

在单依纯的身上你可以看到当代年轻人敢想、敢做、敢打破常规的样子,而只有愿意迈出这一步,才有赋予音乐更多可能性的机会。

这两年扛打的歌曲不多了,观众们愈发怀念起曾经华语乐坛神仙打架,遍地都是金曲的日子。

而要想打破现在的僵局,就需要有人去尝试,去重构现有的音乐形式。

当然,在这个“探索”阶段,一定是会有不同的评价声音。

因为在互联网时代,不同代际、职业、年龄的观众们都纷纷涌入数字广场,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自然会有审美评价的碰撞。

不过,人民日报也抓住了问题的精髓,那就是——

“面对观点的差别,我们不必急于否定,而应看到其背后的诉求;面对审美的差异,我们也无需强行统一,而应在对话中寻求共生。”

尤其是对于年轻人的创作和创新,大众不应该着急去批判、质疑,应该多给予他们理解和尊重,通过作品去寻找其诉求,感受他们寄托于音乐中的情感与思想。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创作都值得鼓励,面对明显不合时宜等问题的改编,也要进行积极的引导。

“对年轻人的文化表达既要给予包容空间,也要积极引导,让青年文化和网络文化在保持活力的同时,能够实现精神的升华和价值的沉淀。”

总之,大众对单依纯改编《李白》这件事,还是应该客观地去看待,评价要中肯且正向,带着个人情感去胡乱质疑、审判,并不具备参考性,更影响创作大环境。

03 结语

在《歌手》这个舞台上,还是需要像单依纯这类年轻人的。

他们能够抓住时代的特点,将情感和诉求融入到作品当中,有着大胆且前卫的尝试。

无论是好是坏,都是对新时代音乐形式的一种探索。

而只有敢于探索,才有实现突破的可能。

抛开这部分不谈,单依纯的改编起码能让节目更加多元化,有了新花样,观感都有所提升了。

“就是来闹的!”

每当我看见单依纯能够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态度,都仿佛看到了华语乐坛的希望。

朝气蓬勃,敢想敢做,希望有更多像她这样的年轻人可以为乐坛注入新鲜的血液。

要闹,还要闹得够精彩!

眼下节目还在持续更新中,不知道下一期单依纯还能带来什么惊喜呢?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国女行李箱猛撞日本男 她竟冷漠离开 后续演变成…
Meta大裁员 华人AI科学家惨遭解雇 X上公开炮轰!
安华调侃川普"爱破坏规矩" 川普秒回1句全场爆笑
这家美国航司被评“全球最令人厌恶航空公司”榜首
江苏黄金海滩观光小火车坠海酿重大死伤 隐瞒多日…




24小时讨论排行

加州州长纽森承认:正考虑2028年竞选美国总统
共军最新航母被看扁?美退将:战力不及"美军50年老航母"
美不课中国100%关税,北京延后管制稀土、买黄豆
稀土真的是中国卡美国西方脖子的“核选项”吗?
28秒穿越死亡线 解放军首曝机器狼抢滩杀敌画面
“党啊党,你为什么成了腐败的温床?”
经济学人:一旦美国撒手不管 台湾能有什么B计划?
北京三里屯“勇士”再现 挂布条痛斥共产党“邪教”
“使命尚未完成” 哈里斯不排除2028年再战白宫
贝森特预计:中国稀土管制会延后1年实施
仅隔半小时!美军2机"在南海连环坠毁",5机组员全获救
拆白宫东翼化为瓦砾! 川普“豪宴厅”募资名单曝光
半小时2机坠海!中智库:美军南海行动"已达极限"2大原因曝
中美航班即将剧变!但还有一个更大的隐患
川普骂“史上最烂照片” 《时代》封面换了张帅照
班农指川普将“做多一届总统”:内部圈子已有计划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单依纯爆火动了谁的奶酪?人民日报都看不下去了

星宿影视鸭 2025-06-18 00:07:06

《歌手2025》最具有争议性的歌手是谁?

可能有人会说是马嘉祺,流量小生自带争议,而且每次都在淘汰的边缘试探,却怎么也走不了。

实力跟同台的歌手有着明显差距,也会导致他成为被讨论、被群嘲的对象。

不过,马嘉祺的争议是在观众们意料之中的,反倒是另一位歌手单依纯的情况让人没有想到。

本来第一期她凭借《珠玉》惊艳全场,路人缘直线飙升,但随着接下来的几期节目,单依纯的口碑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还引起乐评人的审判,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01 一首《李白》引发嘴仗,单依纯改编遭质疑

其实在单依纯连续唱了《珠玉》、《天空》以及《爱情 Sha La La》,这三首彰显唱功且偏情感向的歌曲后,观众们应该也有些审美疲劳了。

她自己也希望在舞台上带给观众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让大家看到自己的另一面,所以在第四期的时候选择这首《李白》,还进行了不小的改动。

其中单依纯加入的一大段念白最能体现她的个人风格——

我本是辅助,今晚来打野。

区区三万天,试试又能怎?

如何呢?又能怎?

说实话,这种改编乍一听很怪,但多听几遍又莫名的洗脑。

而且曲子里还融入了混合电子摇滚、迷幻吉他等元素,跟原版相差不小,并不是一首可以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歌。

能接受的人会觉得曲风新颖,还符合当代年轻人的精神状态,越听越上头。

不能接受的人会觉得这是在魔改,没有李荣浩版本好听,认为单依纯越来越有“二手玫瑰”的感觉。

别说观众们的评价两极分化,就连乐评人们也给出了不同的点评。

耳帝表示单依纯这首《李白》:“在本季大量无趣的选歌与保守改编的局面下很值得鼓励,因为这样节目才会好看。”

同时,他也认可单依纯对改编的态度,直言:“可以说是单依纯的音乐性格借助于电视音综开始强烈显现的一次。”,可见评价相当之高。

但也有人觉得这首改编并不出彩,丁太升就开麦吐槽道:“新加的那段念白部分,令人尴尬到爆的low。我理解现在一些年轻人所谓的抽象,但是牛的抽象也是需要智慧的。”

“短短的几句词里,堆满了小圈子用语,以及粗鄙化的重复。常石磊显然是现阶段比较适合单依纯的制作人了,反而李健已经不太适合现在的单依纯了。”

虽然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音乐喜好,尤其是对于这类个性化改编的歌曲,有不同的声音很正常,但用“low”来形容单依纯的念白,还是太过了。

这不,现在连人民日报都忍不住替她发声,发文评价单依纯对《李白》的改编,可谓是字字珠玑,看得人相当解气。

02 尊重年轻人文化,包容比批判更重要

首先,人民日报认为单依纯对《李白》的改编,其实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因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年轻人的音乐审美逐渐从“听音乐”变成了“听自己”——他们不再仅仅追求旋律的悦耳或技术的精湛,而是渴望找到音乐与自身的关联性。”

单依纯在节目中也提到自己对生活的态度,那就是“该体验就去体验”,而对于音乐的态度也是如此。

一直保持同一种风格,待在表演的舒适圈中,固然是一种稳妥应对比赛的方式,但对她来说太没有挑战性了。

在单依纯的身上你可以看到当代年轻人敢想、敢做、敢打破常规的样子,而只有愿意迈出这一步,才有赋予音乐更多可能性的机会。

这两年扛打的歌曲不多了,观众们愈发怀念起曾经华语乐坛神仙打架,遍地都是金曲的日子。

而要想打破现在的僵局,就需要有人去尝试,去重构现有的音乐形式。

当然,在这个“探索”阶段,一定是会有不同的评价声音。

因为在互联网时代,不同代际、职业、年龄的观众们都纷纷涌入数字广场,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自然会有审美评价的碰撞。

不过,人民日报也抓住了问题的精髓,那就是——

“面对观点的差别,我们不必急于否定,而应看到其背后的诉求;面对审美的差异,我们也无需强行统一,而应在对话中寻求共生。”

尤其是对于年轻人的创作和创新,大众不应该着急去批判、质疑,应该多给予他们理解和尊重,通过作品去寻找其诉求,感受他们寄托于音乐中的情感与思想。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创作都值得鼓励,面对明显不合时宜等问题的改编,也要进行积极的引导。

“对年轻人的文化表达既要给予包容空间,也要积极引导,让青年文化和网络文化在保持活力的同时,能够实现精神的升华和价值的沉淀。”

总之,大众对单依纯改编《李白》这件事,还是应该客观地去看待,评价要中肯且正向,带着个人情感去胡乱质疑、审判,并不具备参考性,更影响创作大环境。

03 结语

在《歌手》这个舞台上,还是需要像单依纯这类年轻人的。

他们能够抓住时代的特点,将情感和诉求融入到作品当中,有着大胆且前卫的尝试。

无论是好是坏,都是对新时代音乐形式的一种探索。

而只有敢于探索,才有实现突破的可能。

抛开这部分不谈,单依纯的改编起码能让节目更加多元化,有了新花样,观感都有所提升了。

“就是来闹的!”

每当我看见单依纯能够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态度,都仿佛看到了华语乐坛的希望。

朝气蓬勃,敢想敢做,希望有更多像她这样的年轻人可以为乐坛注入新鲜的血液。

要闹,还要闹得够精彩!

眼下节目还在持续更新中,不知道下一期单依纯还能带来什么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