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梅拉尼娅发布AI版的自己,“走向未来”,却引发争议

梅拉尼娅发布AI版的自己,“走向未来”,却引发争议

文章来源: 网易新闻 于 2025-10-04 01:12:0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当地时间10月1日晚,身为美国第一夫人梅拉尼娅·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短视频,引发了全球媒体的关注和热议。据悉,视频最初是由梅拉尼娅的团队创作并发布的,随后她本人的账号也进行了转发。

视频的标题是“走向未来”(Into The Future),虽然画面中乍一看是梅拉尼娅的形象,但其实这是一个由人工智能生成的“虚拟梅拉尼娅”。她从像素化的雾气中缓缓出现,最终变得栩栩如生。

现年55岁的梅拉尼娅没有对自己的“数字分身”予以进一步的解释,也没有说明明确的目的,而这就引发了多种猜测:是个人形象的再造?是政治暗示?还是为商业项目造势?

事实上,梅拉尼娅近年来一直在尝试将科技与个人品牌结合。她曾推出过NFT系列,还参与过语音AI项目,让人工智能“朗读”她的回忆录。也就是说,这次的“AI梅拉尼娅”并非她首次涉足数字化尝试,但却是最直观、最具象的一次。

虽然有人认为这样的视频很前卫,但也有很多人觉得这样的东西会带来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像梅拉尼娅这样的“权势女性”来说。

目前的舆论分歧在于以下三点:

第一,真假难辨,容易引发阴谋论。过去一直有“梅拉尼娅替身”的阴谋论在网上流传。如今她亲自发布一个 AI 生成的分身,不免让人觉得像是在“坐实”相关传言。有人调侃:“看来替身理论是真的,只不过是数字版本。”

第二,商业动机的质疑。有媒体分析,这段视频可能与她曾参与的加密货币项目有关,是一种变相的宣传。如果确实如此,却没有提前披露,就可能被质疑为“软性广告”或误导公众。

第三,AI伦理的担忧。人工智能合成名人影像已经不是新鲜事,但当公众人物主动将其作为自我表达的方式,还是会引发关于“真实性”与“公信力”的讨论。有人担心,如果连政治人物的形象都可以完全由 AI 生成,那么未来公众如何判断“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拟的”?

一些科技和法律专家对于梅拉尼娅的此次发布也表达了观点。有社会学者担忧这类的AI影像,可能削弱公众对信息真实性的信任,助长“假新闻”或“阴谋论”的传播。而一些法律界人士则是认为,未来可能需要更严格的立法来规范 AI 生成的名人肖像,避免未经同意的盗用或误导性宣传。此外也有媒体行业观察者指出,如果梅拉尼娅用这种方式为某个商业项目造势,那么公众有权知道背后的真实动机。

梅拉尼娅的这段“AI分身”视频无疑引起了巨大关注。它展示了人工智能在视觉创作上的强大能力,也暴露了公众在接受新技术时的困惑与担忧。“走向未来”听起来是一个积极的口号,但未来究竟会不会因为AI而更加真实可信,还是更加虚假与复杂,这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或许梅拉尼娅没有想到,她的这段短短几十秒的视频,为全球关于AI、真假与信任的讨论,再次添了一把火。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5)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美航班即将剧变!但还有一个更大的隐患
BBC:中共四中全会释出的三个讯息
Katy Perry公开与加拿大前总理恋情:看完表演两人牵手出门
川普骂“史上最烂照片” 《时代》封面换了张帅照
从坟墓里伸出的指控再次指向安德鲁王子,爆出新一波丑闻




24小时讨论排行

普丁大赞无敌!俄成功试射"海燕"新型核动力巡弋飞弹
加州州长纽森承认:正考虑2028年竞选美国总统
稀土真的是中国卡美国西方脖子的“核选项”吗?
28秒穿越死亡线 解放军首曝机器狼抢滩杀敌画面
痛批川普是「暴君」贺锦丽:我可能再战白宫!
北京三里屯“勇士”再现 挂布条痛斥共产党“邪教”
经济学人:一旦美国撒手不管 台湾能有什么B计划?
美中谈判"几乎完成协议",美贸易代表:可交川习签署
班农指川普将“做多一届总统”:内部圈子已有计划
拆白宫东翼化为瓦砾! 川普“豪宴厅”募资名单曝光
贝森特预计:中国稀土管制会延后1年实施
美不课中国100%关税,北京延后管制稀土、买黄豆
剑指中国!川普组建“黄金舰队” 考虑重拾“战舰概念”
中国女行李箱猛撞日本男 她竟冷漠离开 后续演变成…
西方舆论:中国正赢得贸易战 “中美大和解”不会发生
Meta大裁员 华人AI科学家惨遭解雇 X上公开炮轰!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梅拉尼娅发布AI版的自己,“走向未来”,却引发争议

网易新闻 2025-10-04 01:12:01


当地时间10月1日晚,身为美国第一夫人梅拉尼娅·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短视频,引发了全球媒体的关注和热议。据悉,视频最初是由梅拉尼娅的团队创作并发布的,随后她本人的账号也进行了转发。

视频的标题是“走向未来”(Into The Future),虽然画面中乍一看是梅拉尼娅的形象,但其实这是一个由人工智能生成的“虚拟梅拉尼娅”。她从像素化的雾气中缓缓出现,最终变得栩栩如生。

现年55岁的梅拉尼娅没有对自己的“数字分身”予以进一步的解释,也没有说明明确的目的,而这就引发了多种猜测:是个人形象的再造?是政治暗示?还是为商业项目造势?

事实上,梅拉尼娅近年来一直在尝试将科技与个人品牌结合。她曾推出过NFT系列,还参与过语音AI项目,让人工智能“朗读”她的回忆录。也就是说,这次的“AI梅拉尼娅”并非她首次涉足数字化尝试,但却是最直观、最具象的一次。

虽然有人认为这样的视频很前卫,但也有很多人觉得这样的东西会带来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像梅拉尼娅这样的“权势女性”来说。

目前的舆论分歧在于以下三点:

第一,真假难辨,容易引发阴谋论。过去一直有“梅拉尼娅替身”的阴谋论在网上流传。如今她亲自发布一个 AI 生成的分身,不免让人觉得像是在“坐实”相关传言。有人调侃:“看来替身理论是真的,只不过是数字版本。”

第二,商业动机的质疑。有媒体分析,这段视频可能与她曾参与的加密货币项目有关,是一种变相的宣传。如果确实如此,却没有提前披露,就可能被质疑为“软性广告”或误导公众。

第三,AI伦理的担忧。人工智能合成名人影像已经不是新鲜事,但当公众人物主动将其作为自我表达的方式,还是会引发关于“真实性”与“公信力”的讨论。有人担心,如果连政治人物的形象都可以完全由 AI 生成,那么未来公众如何判断“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拟的”?

一些科技和法律专家对于梅拉尼娅的此次发布也表达了观点。有社会学者担忧这类的AI影像,可能削弱公众对信息真实性的信任,助长“假新闻”或“阴谋论”的传播。而一些法律界人士则是认为,未来可能需要更严格的立法来规范 AI 生成的名人肖像,避免未经同意的盗用或误导性宣传。此外也有媒体行业观察者指出,如果梅拉尼娅用这种方式为某个商业项目造势,那么公众有权知道背后的真实动机。

梅拉尼娅的这段“AI分身”视频无疑引起了巨大关注。它展示了人工智能在视觉创作上的强大能力,也暴露了公众在接受新技术时的困惑与担忧。“走向未来”听起来是一个积极的口号,但未来究竟会不会因为AI而更加真实可信,还是更加虚假与复杂,这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或许梅拉尼娅没有想到,她的这段短短几十秒的视频,为全球关于AI、真假与信任的讨论,再次添了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