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涅槃——夏威夷大岛追火山记

庄丁 (2025-10-26 13:12:54) 评论 (0)


夏威夷大岛,Kilauea火山,十月十七日夜里八点,Ep35喷发

凤凰涅槃——夏威夷大岛追火山记

夏威夷大岛,Kilauea火山,十月十七日夜里八点,Ep35喷发。

地球的炼丹炉,毁灭之火。Devastation Lookout,恰如我们现在所处的观测点的原意。我凝视着它们,两股高耸的火焰。从地心深处挣脱的地球之血,沿着山脊的脉管奔涌而出,上演又一次凤凰火中涅槃。夜空下,像一对巨大的鸟翼,那只展翅九万里的大鸟,熔金的羽翎闪烁,每一片就是一团融浆,抖落山坡,缓缓流淌,遍地鎏金赤红,忽明忽暗,巨灵般叹息,似乎不舍坠落,不甘只做羽衣,接受熄灭沉寂的宿命,虽然华美绝伦。火翼天摇地动间,发出低沉轰鸣,激荡双耳,原来燃烧可以发出如此猛烈的声响。方圆百里的夜空更是被映照成黎明般的血红,天呈异象大概就是这种景象。

我们有幸闯入这场涅槃仪式,目睹着地球用其狂暴上演这场凤凰火之舞,感悟着作为观者的人类的渺小。山里的风里弥漫着淡淡硫磺的气息,脸上淌着火焰挟裹的热浪,温暖而惬意。虽然面朝地球上最可怕的自然景观之一,它随时可能摧毁靠近他的一切,却没有觉得害怕。我们去过庞贝古城,一派古罗马的城市繁华,被维苏威火山在公元79年所摧毁掩埋,维苏威历历在目,庞贝却唯余残垣断壁。

按夏威夷的民间说法,这里是火山女神Pele的领地,每一次喷发都是自然的低语,每一块凝固的岩浆都藏着关于毁灭与新生的密码。我们第二次上山追火山时,听到一位夏威夷土著模样的女士朝着火山喷发吟诵,听不懂,腔调却传递着肃穆神圣,想必是火神崇拜的圣咏。如同火山Volcano,这个词来自拉丁语 Vulcanus,罗马神话中的火神和锻造之神伏尔甘,Vulcan,火山是他在地下打造神器的作坊,虽然被维纳斯戴了不少顶绿帽,却不妨碍今夜只属于火神。

后来查询官方数据知道:两股熔岩喷泉,南孔高达460 米,北孔330米,现场看上去好像没那么高,可能因为高宽比接近。喷发从晚上八点持续至次日凌晨三点半,约七个半小时。我们总共待了俩小时。总共释放出约一千万立方米的熔岩。这是今年的第35次喷发,编号Ep35。

甫抵大岛,第二天下午,我们就迫不及待来到Kilauea火山公园,希望逢着火山,哪怕一星半点,也不枉我们日夜兼程,踏破铁鞋一场。为了这场火山追,我们直奔东岸的Hilo,虽然没有西岸Kona的舒适与美食,天气也不好,每天必下雨,但胜在离火山近,一旦喷发,四十多分钟即可到达,而Kona要俩小时。成事在天,谋事在人。

火山公园的Kilauea Iki Trail。大岛最具特色的徒步路线,山顶鸟瞰,旷阔的死火山口,黑色熔岩,中间一条隐约灰白带状路,人类行走留下的痕迹。异星地貌,宇宙密境。

走完一段之字形的雨林下坡路,气喘吁吁间,视野豁然开朗,一片壮阔的黑色熔岩原野,一望无际的荒凉感,大地的一块伤疤。路上不时有当地人堆起来的小石堆作路标,不会迷路。拍照时,触摸到冷却的熔岩,有点接通地球深处脉动的震撼。这是一座死火山口,1959年,这座火山用一种永恒的圆寂方式固执延续着其传奇,并孕育出岩石缝里顽强生长的花树,花色沉郁枯侘,叶片暗绿厚重,如同火山灰。

四野旷空无遮拦,气温明显下降,风大,刮得身体僵硬。同一个地方,山下夏威夷,山上冬威猛。海边的体恤短裤扛不住,只好把梅梅的丝巾披上,风立即被挡在外面,顿觉暖意融融,那管他人意味深长的目光。我们走走停停,梅梅要出片,拍异星场景;我要不时刷手机,看火山喷发的更新,都是些大约18号到20号之间。美国联邦政府停摆,“I thought everything is shut down but why everything is open”。我听到有人说。免了门票,网站却少了及时更新,幸好Youtube上的火山Live Cam不下班,但也只见烟不见火。三小时的Hiking下来,暮色苍茫,山风愈烈,火山却依然杳无踪迹,连烟都看不见了。

人类似乎喜欢“危险的事固然美丽”,特别是高潮,及高潮后的寂静——“富含包孕性的瞬间”——生命的原初力,各种探险、极限运动是这种力的宣泄方式。这些方式中,追火山最具戏剧性,应了那句“追到不如追不到”。水火天然不相容,五行中的死对头。但兼备二者,水火交融者,环视自然界,非火山莫属,水即火、火即水的奇观,可遇不可求。并且与地震一样,无法准确预测,就算是千呼万唤“蹲火山”,火山也不一定“始出来”。

一直想亲眼目睹一场火山喷发。前年在西西里,错过了埃特纳火山,那座雄伟耸立在西西里岛东海岸的活火山,一直心有不甘。有朋友们来夏威夷大岛,通常也只看到些烟,运气好点,能看到涌动的岩浆——“火龙”,用一位旅行达人的话说,虽然她几乎游遍世界。难道好运真的会降临,火山女神Pele特别眷顾我们?梅梅说一定会,她有超越常人的第六感官。

从步道回到山顶观察点,大岛的夜倏然而至,风开始刺骨,视丝巾为无物,在颤抖中倔强望向火山口那边,却啥都没有。饥寒交迫中,忽听梅梅喊了一声:我拍到了! 我凑近她的手机,放大画面,耐心等候。模模糊糊间,似有微火探头,立即缩回,像烛光摇了一下。梅梅却兴奋不已,说不虚此行,总算让我们看到了火山,还对其他游客展示,仿佛中了大奖。但我们心里清楚,火山不应该只是隐隐的烛光,而是气吞山河的火龙火凤凰,像权游里那些西洋喷火龙。我也趁机刷新了一下Live Cam,发现跟我们眼睛看到的差不多,岩浆懒洋洋不时起伏冒个泡,烟多火少。然而,此刻,山顶上,涌动着某种神秘的仪式感,游人越来越多,脸色写着兴奋与期盼,群体共同酝酿类似节日氛围在山风中渐增。停车场早已车满为患,道路两旁也停趴满,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停车位。眼前这一切,有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都预示着有事发生,有大事发生——要喷了?

夜色中找不着去看火山的路,问旁人,都是来看火山的,也说不清楚,有的说还要走半小时,有的说旁边就是。人越来越多,居然还有人扛着椅子,一看就是有备而来。两难啊,需要的自我实现层次说:留下来,千载难逢喔!可生理安全层次说:又冷又饿,先解决温饱吧。To be or not to be间,我们选择了not to be,先回酒店,吃饱喝足,稍事休息,养精蓄锐,多穿点衣服。坐等喷发。

一俟开上回酒店到路,我们便后悔了。迎面来车络绎不绝,车灯晃得眼痛。这么多车在夜里往山上开,对于这条乡间公路,实属不同寻常。一定是他们得到了最新更新,说不定已经喷了。梅梅语气明显带着懊悔。没关系,这火山不是说来就来,更不会说停就停。上次Ep34,据说喷发时间是最短的,也有六小时,放心吧,该来的总会来。我吃力地盯着如过江之鲫的来车,紧握方向盘,要知道,只有紧张时,我才双手开车。我安慰着梅梅,实际上也是安慰我自己。

感谢主!感谢火山女神!吃着热乎的饭菜,我念了一句。饭后,却困乏袭来,可见大任必先饿其体肤,空乏其身,饱懒思瞌睡。半梦半醒之间,火山总在眼前晃来晃去。心有不甘掏出手机,OMG!火山赫然正在正对火山口的Cam上,大模大样喷了!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咋说喷就喷了呢。我尽量平静把手机递给梅梅:开始喷了。真的!梅梅差点把喝下的水喷出,那还不赶快去!

于是有了第二次重上火山。与傍晚回酒店不同,几乎没有迎面来车,四周很安静,只有车发出的风噪路噪在耳边呼呼作响。突然梅梅咋唬说,你看火山喷了,定睛一看,原来是前面上坡车流的尾灯。后视镜里的车流也一眼望不到头。有点疑人偷斧,看啥都是火山。一个奇观让一条人迹罕至的公路变城市主干道,典型的人类社会行为模态受自然影响的事件。我努力不让自己眼睛合上,不多会儿就进入盘山公路,也意味着快到了,住Hilo的优势发挥作用了。

血红的夜空,火山映红的赤色夜空,虽然离公园应该还有一段距离,我们眼睛与心情随着一个急弯被熊熊点燃。火山不怒自威,令周遭世界俯首称臣。可以想象,光源本体应该是如何一番君临天下的浩大景象。

还没到我们下午的观测点,两股冲天火焰便横空出世冲进我们的视线。车未停稳,梅梅三步并作两步奔向悬崖边,大喊:快点,快点!Oh my God, amazing!梅梅飙英语,只有在中文无法表达其狂喜时,才会出现。实际上,这个观测点距火山还很远,但火光冲天,气势磅礴,足以使我们语塞。梅梅视频照片忙得不亦乐乎,说要发朋友圈,分享盛况。四周的人们都压低声音说话,连树丛中平时聒噪的鸟也降低了鸣叫分贝,好像怕声音大了惊扰火山。此时,耳畔传来唱给火山女神吟诵,人们映红的脸上,平添神圣。

这个观测点已经很不错,但还有更好的,就在火山旁边,我们赶快去吧。梅梅直摇头说不去不去,后来她解释怕走到半道上火山突然缩回去,显然梅梅把火山当成了烛火一样的东西,听得我哈哈大笑,有意思。

开车六分钟后,来到停车场,根本不可能有车位,转了几圈,满山都是车,道两旁停出去的车起码一公里。急也没用。转回停车场,火山保佑,居然有一缝让针插进。我们立即一路小跑,我很少看见平时风摆杨柳的梅梅可以如此健步如飞。

二十分钟后,我们看到了火山,近在咫尺的火山。

后记两则:

其一:有了在火山跟前的震撼视频与照片,梅梅悄悄删除了在第一个观测点发的朋友圈,说那充其量是小巫。

其二:朋友们纷纷发来贺电说我们运气好。梅梅托朋友合买了一张彩票。还好,中了一个小奖,不然梅梅会成大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