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最懂松弛的北京中产,在内蒙玩得太“土”了

最懂松弛的北京中产,在内蒙玩得太“土”了

文章来源: 新周刊 于 2025-10-31 08:13:2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最懂松弛的北京中产,在内蒙玩得太“土”了

内蒙古的秋天里,还有哪些不可错过的丰收体验在排队?

十月金秋,多少人冲着草原秋景前往内蒙古,结果半路被土豆给“绊”住了。

有一家人看见路边的田地有好多土豆,就跑去捡。农户看见了,不但没拦着,还笑着说:“随便捡!”原来这些土豆都是秋收后余下的,本就没人要。就这样,“内蒙古捡土豆”在短视频平台上爆火了。网友笑称:“500块油钱,捡一袋土豆值50块,比排队进景区高兴多了。”

图片

近日内蒙古捡土豆爆火,官方还推出了多条捡土豆路线。

白捡的土豆,把远方的客人哄开心了,也给地方文旅鼓足了干劲。国庆还没结束,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就公布了5条“捡土豆路线”。有的农家提供现烤土豆的服务,有的提供手套、塑料袋等装备,还有的村委免费提供热水。

在捡土豆的基础上,锡林郭勒盟的太仆寺旗增加娃娃菜、贝贝南瓜等多样化采收体验;同一个盟里的多伦县不仅公布官方认证的捡薯点,而且随手附赠3个玛瑙捡拾区。无论你是想要好吃的果实,还是好看的宝石,统统都安排妥当。

图片

多伦秋色。

都说土到极致就是潮。内蒙古的秋天里,还有哪些不可错过的丰收体验在排队?

“陆地赶海”的快乐,太上头了

“挖呀挖呀挖”,不只是洗脑儿歌的歌词,更是当下内蒙古秋游的标配。

呼和浩特市武川县的土豆田,被自驾游客挤成了“陆上赶海现场”。有人一手提袋,一手拿小铲子,在翻过的土垄间寻找大土豆;有人干脆席地而坐,架起柴火烤土豆,任焦香混着秋风扑面而来。短视频平台上,带有#内蒙古捡土豆 话题的视频播放量破亿。

这份热度看似偶然,其实一点也不意外。要知道,武川土豆,可算是老网红了。它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运动员指定食材”,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得到官方推荐。

图片

农户热情推荐武川土豆。

这些土豆生长在北纬41度的“黄金种薯带”,海拔1500米以上,日照长达3000小时,昼夜温差大。长出的土豆不仅拥有金灿灿的高颜值,而且淀粉含量格外饱满。蒸着起沙、烤着开花,外焦里绵,一口下去,原始的甜香涌上来。

每年9月秋收时,大型农机开进广阔的农田,一垄垄地翻出地底下的土豆。大土豆经过人工分拣装袋,小土豆留在地表,静待明年翻耕时做成有机肥。

图片

呼和浩特武川县,农户对土豆进行采挖分装。

今年赶上土豆丰收,农户懒得细选的小土豆,正好成了游客秋游的“开心果”。不花钱就能享受到“陆地赶海”的快乐,一旦上手开挖,就停不下来。

挖土豆累了,大家还能去附近农家歇歇脚,吃一顿贴秋膘大餐:巴盟烩酸菜,酸菜、槽头肉和土豆同锅炖透,酸香热气裹着家常味;武川土豆炖羊肉,土豆吸满汤汁,绵软中带着肉香;再来份金黄的土豆饼,外酥里嫩、香气四溢,一口就能品尝到丰收的松脆。

图片

呼和浩特特色的土豆面。

暴打葵花盘,太酸爽了

“捡土豆可以火,我们割葵花托也能火。”同样位于北纬40度的巴彦淖尔,有农户感到不太服气。

在短视频平台里,巴盟的农户站在比成人还高的葵花田里,手挥镰刀上下两下,硕大的花托便被砍下,然后反手插在粗壮的茎干上。那流畅的挥刀动作,虽不敢轻易模仿,但高低得去嗑两把新鲜瓜子。

巴彦淖尔位于黄河几字弯顶端的河套平原,坐拥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乌梁素海。阳光足、风干爽,孕育出全国近一半的食用葵。据新华社报道,全国每四颗葵花子,就有一颗出自河套地区。

图片

巴彦淖尔夏日里的向日葵花海。

春天里,百万亩向日葵连片盛开,组成黄河边上最热烈的花海。到了金秋,葵花盘充盈着颗粒饱满的果实,把葵花秆压弯了腰。对于吃货来说,新鲜好嗑的大瓜子即将登场;对于当地孩子来说,“噩梦”又来了。

新收的花托不能耽搁,否则里面的瓜子会变坏。每到秋收时节,农家孩子一放学就得帮家里打花托。拿棍子狠狠敲打,瓜子如雨落下,多敲几下手臂就酸爽到抬不起来。

图片

综艺节目里,杨超越麻利敲花盘,网友称她是“天选种田文女主”。(图/《非来不可3》)

除了经典的葵瓜子,巴彦淖尔近年还试着在沙地里种起玉米。据《内蒙古日报》报道,磴口县的沙地玉米今年的秋收创下纪录,平均亩产超过1348公斤,刷新全国沙地玉米产量纪录。这些玉米品种向上能结出金黄果实,向下长出强大根系,抓住流动的沙土,起到固沙效果。

土豆、葵籽、玉米,这些看似普通的农作物,正在秋天的内蒙古土地上闪闪发光。

山野的滋味,酸甜口儿

当秋风从平原一路吹进森林,内蒙古的果味也开始浓了。

内蒙古的大兴安岭里,林海浩瀚,摇曳的灌木丛中萌生出上百种野果。只要你擦亮双眼,用心发现就能有所收获。

图片

秋天的大兴安岭美丽又美味。

大兴安岭灌木丛里藏着原生蓝莓。采的人要弯腰蹲下,衣角常被枝条勾住。摘下一颗入口,酸中带花香。这是纯净森林的美味低语。

在兴安盟、赤峰、呼伦贝尔一带,沙果缀满枝头。拳头大小的小果红得发亮,酸甜可口。或切片晒干、或熬成果酱,都能把秋天的味道封进玻璃瓶里。花点心思还能酿造成果酒,等到雪落再开封,酸里带甜,像一场慢慢回温的思念。

山丁子就更有个性了。其他的野生果早已过季脱落,往往只有小小的山丁子独自傲视寒风。它们要挨过第一场霜,才会褪去青涩,显露出清甜,让人一尝就惦记到明年。

图片

霜越重,山丁子越红。

这些山果的甜,不是温室里的乖巧滋味,而是带着风和霜的野性。每一口都像自然的语言,简单直接,又动人心弦。

草原的“瑞士卷”,太难拒绝了

如果说平原的味道是土豆的香、山野的味道是果子的甜,那草原的味道,就是风里那一丝咸香。

锡林浩特草原上,打捆机在金风里穿行,一卷卷牧草被包成圆润草捆。它们错落散在黄绿交织的草地上,像新鲜出炉的“瑞士卷”,可爱又治愈。打工人能拒绝内卷,但不能拒绝“草原瑞士卷”。

图片

呼伦贝尔秋季丰收的草垛。

呼和浩特的苜蓿草,被称为“牧草之王”,一年能收四茬。经过晾晒打包成“草罐头”,能保存两年不坏。它们是羊肉和牛奶的起点,也是草原产业的未来。烤羊肉、手把肉、奶皮子、奶干……从牧场到餐桌,秋天的香气在风中层层叠叠。

经过夏天放牧的羊,到秋天肉质最是紧实。只用盐巴和胡麻油,烤到外焦内嫩,油花滋滋作响。手把肉则是另一种仪式。大块羊肉煮熟后,蘸韭菜花酱或辣椒面,咬下去草香、奶香、肉香交织,原始又丰盛。

图片

吃了一个夏天的草,羊知道接着去哪儿吗?

草原的秋天,是奶食的黄金季。新鲜牛奶被熬成薄如雪片的奶皮子,奶豆腐切成小方块,在阳光下慢慢风干;奶干则是牧民的“能量砖”,酸韧有嚼劲,越嚼越香。

从土豆到向日葵,从山间小果再到草场“瑞士卷”,秋天的内蒙古让“丰收”一词不再抽象。城市人花几百块油钱跑来挖土豆,表面是体验乡土,其实是在找回久违的身心合一:弯腰、流汗,打从心底笑出声。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8)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涉知名女演员唐嫣、刘诗诗,7段录音曝光
“刑讯逼供”:一名北大女研究生的16天小黑屋噩梦
厅官的奢靡人生:3480万现金给女友买别墅银行拒存
演员冯淬帆去世 5天前悼念许绍雄一语成谶
拒绝为“A Level”续费的中产:不装了,钱不够了




24小时讨论排行

习近平“巨字小抄”被拍到 川习会低头念稿 上面写着....
1.8米的习近平与1.9米的川普一般高?外界议论纷纷
郑丽文就职国民党新任主席激情演说 马英九落泪
卡戴珊公开质疑美国登月造假,NASA局长急了
“郑智化事件”:残障人士应“受助感恩”还是平等参与?
还得白宫发话,安世之争 “中国工厂将恢复出货”
华男毒枭挖地洞越狱终落网!竟是北大高材生(视频)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评论:“其实美国非常害怕中国”
葬礼吃席围墙突然倒塌,砸死6人
美国联邦政府关门已“满月”,为什么两党还不急
邓亚萍在福耀科技大学开讲:我不是催大家卷 但.....
俄罗斯测试“末日鱼雷”,美国最担心的是什么
好莱坞变天了,大佬们为何纷纷下场做短剧?
又一位!顶级芯片和机器人专家从瑞典回到中国
加总理就反关税广告向特朗普致歉 盼重启贸易谈判
王家卫聊天录音曝光:对金靖开黄腔,说唐嫣太装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最懂松弛的北京中产,在内蒙玩得太“土”了

新周刊 2025-10-31 08:13:28
最懂松弛的北京中产,在内蒙玩得太“土”了

内蒙古的秋天里,还有哪些不可错过的丰收体验在排队?

十月金秋,多少人冲着草原秋景前往内蒙古,结果半路被土豆给“绊”住了。

有一家人看见路边的田地有好多土豆,就跑去捡。农户看见了,不但没拦着,还笑着说:“随便捡!”原来这些土豆都是秋收后余下的,本就没人要。就这样,“内蒙古捡土豆”在短视频平台上爆火了。网友笑称:“500块油钱,捡一袋土豆值50块,比排队进景区高兴多了。”

图片

近日内蒙古捡土豆爆火,官方还推出了多条捡土豆路线。

白捡的土豆,把远方的客人哄开心了,也给地方文旅鼓足了干劲。国庆还没结束,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就公布了5条“捡土豆路线”。有的农家提供现烤土豆的服务,有的提供手套、塑料袋等装备,还有的村委免费提供热水。

在捡土豆的基础上,锡林郭勒盟的太仆寺旗增加娃娃菜、贝贝南瓜等多样化采收体验;同一个盟里的多伦县不仅公布官方认证的捡薯点,而且随手附赠3个玛瑙捡拾区。无论你是想要好吃的果实,还是好看的宝石,统统都安排妥当。

图片

多伦秋色。

都说土到极致就是潮。内蒙古的秋天里,还有哪些不可错过的丰收体验在排队?

“陆地赶海”的快乐,太上头了

“挖呀挖呀挖”,不只是洗脑儿歌的歌词,更是当下内蒙古秋游的标配。

呼和浩特市武川县的土豆田,被自驾游客挤成了“陆上赶海现场”。有人一手提袋,一手拿小铲子,在翻过的土垄间寻找大土豆;有人干脆席地而坐,架起柴火烤土豆,任焦香混着秋风扑面而来。短视频平台上,带有#内蒙古捡土豆 话题的视频播放量破亿。

这份热度看似偶然,其实一点也不意外。要知道,武川土豆,可算是老网红了。它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运动员指定食材”,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得到官方推荐。

图片

农户热情推荐武川土豆。

这些土豆生长在北纬41度的“黄金种薯带”,海拔1500米以上,日照长达3000小时,昼夜温差大。长出的土豆不仅拥有金灿灿的高颜值,而且淀粉含量格外饱满。蒸着起沙、烤着开花,外焦里绵,一口下去,原始的甜香涌上来。

每年9月秋收时,大型农机开进广阔的农田,一垄垄地翻出地底下的土豆。大土豆经过人工分拣装袋,小土豆留在地表,静待明年翻耕时做成有机肥。

图片

呼和浩特武川县,农户对土豆进行采挖分装。

今年赶上土豆丰收,农户懒得细选的小土豆,正好成了游客秋游的“开心果”。不花钱就能享受到“陆地赶海”的快乐,一旦上手开挖,就停不下来。

挖土豆累了,大家还能去附近农家歇歇脚,吃一顿贴秋膘大餐:巴盟烩酸菜,酸菜、槽头肉和土豆同锅炖透,酸香热气裹着家常味;武川土豆炖羊肉,土豆吸满汤汁,绵软中带着肉香;再来份金黄的土豆饼,外酥里嫩、香气四溢,一口就能品尝到丰收的松脆。

图片

呼和浩特特色的土豆面。

暴打葵花盘,太酸爽了

“捡土豆可以火,我们割葵花托也能火。”同样位于北纬40度的巴彦淖尔,有农户感到不太服气。

在短视频平台里,巴盟的农户站在比成人还高的葵花田里,手挥镰刀上下两下,硕大的花托便被砍下,然后反手插在粗壮的茎干上。那流畅的挥刀动作,虽不敢轻易模仿,但高低得去嗑两把新鲜瓜子。

巴彦淖尔位于黄河几字弯顶端的河套平原,坐拥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乌梁素海。阳光足、风干爽,孕育出全国近一半的食用葵。据新华社报道,全国每四颗葵花子,就有一颗出自河套地区。

图片

巴彦淖尔夏日里的向日葵花海。

春天里,百万亩向日葵连片盛开,组成黄河边上最热烈的花海。到了金秋,葵花盘充盈着颗粒饱满的果实,把葵花秆压弯了腰。对于吃货来说,新鲜好嗑的大瓜子即将登场;对于当地孩子来说,“噩梦”又来了。

新收的花托不能耽搁,否则里面的瓜子会变坏。每到秋收时节,农家孩子一放学就得帮家里打花托。拿棍子狠狠敲打,瓜子如雨落下,多敲几下手臂就酸爽到抬不起来。

图片

综艺节目里,杨超越麻利敲花盘,网友称她是“天选种田文女主”。(图/《非来不可3》)

除了经典的葵瓜子,巴彦淖尔近年还试着在沙地里种起玉米。据《内蒙古日报》报道,磴口县的沙地玉米今年的秋收创下纪录,平均亩产超过1348公斤,刷新全国沙地玉米产量纪录。这些玉米品种向上能结出金黄果实,向下长出强大根系,抓住流动的沙土,起到固沙效果。

土豆、葵籽、玉米,这些看似普通的农作物,正在秋天的内蒙古土地上闪闪发光。

山野的滋味,酸甜口儿

当秋风从平原一路吹进森林,内蒙古的果味也开始浓了。

内蒙古的大兴安岭里,林海浩瀚,摇曳的灌木丛中萌生出上百种野果。只要你擦亮双眼,用心发现就能有所收获。

图片

秋天的大兴安岭美丽又美味。

大兴安岭灌木丛里藏着原生蓝莓。采的人要弯腰蹲下,衣角常被枝条勾住。摘下一颗入口,酸中带花香。这是纯净森林的美味低语。

在兴安盟、赤峰、呼伦贝尔一带,沙果缀满枝头。拳头大小的小果红得发亮,酸甜可口。或切片晒干、或熬成果酱,都能把秋天的味道封进玻璃瓶里。花点心思还能酿造成果酒,等到雪落再开封,酸里带甜,像一场慢慢回温的思念。

山丁子就更有个性了。其他的野生果早已过季脱落,往往只有小小的山丁子独自傲视寒风。它们要挨过第一场霜,才会褪去青涩,显露出清甜,让人一尝就惦记到明年。

图片

霜越重,山丁子越红。

这些山果的甜,不是温室里的乖巧滋味,而是带着风和霜的野性。每一口都像自然的语言,简单直接,又动人心弦。

草原的“瑞士卷”,太难拒绝了

如果说平原的味道是土豆的香、山野的味道是果子的甜,那草原的味道,就是风里那一丝咸香。

锡林浩特草原上,打捆机在金风里穿行,一卷卷牧草被包成圆润草捆。它们错落散在黄绿交织的草地上,像新鲜出炉的“瑞士卷”,可爱又治愈。打工人能拒绝内卷,但不能拒绝“草原瑞士卷”。

图片

呼伦贝尔秋季丰收的草垛。

呼和浩特的苜蓿草,被称为“牧草之王”,一年能收四茬。经过晾晒打包成“草罐头”,能保存两年不坏。它们是羊肉和牛奶的起点,也是草原产业的未来。烤羊肉、手把肉、奶皮子、奶干……从牧场到餐桌,秋天的香气在风中层层叠叠。

经过夏天放牧的羊,到秋天肉质最是紧实。只用盐巴和胡麻油,烤到外焦内嫩,油花滋滋作响。手把肉则是另一种仪式。大块羊肉煮熟后,蘸韭菜花酱或辣椒面,咬下去草香、奶香、肉香交织,原始又丰盛。

图片

吃了一个夏天的草,羊知道接着去哪儿吗?

草原的秋天,是奶食的黄金季。新鲜牛奶被熬成薄如雪片的奶皮子,奶豆腐切成小方块,在阳光下慢慢风干;奶干则是牧民的“能量砖”,酸韧有嚼劲,越嚼越香。

从土豆到向日葵,从山间小果再到草场“瑞士卷”,秋天的内蒙古让“丰收”一词不再抽象。城市人花几百块油钱跑来挖土豆,表面是体验乡土,其实是在找回久违的身心合一:弯腰、流汗,打从心底笑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