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男子称遭奔驰“亮证姐”逼迫让路 警方不能“视情况公布”

男子称遭奔驰“亮证姐”逼迫让路 警方不能“视情况公布”

文章来源: 极目新闻 于 2025-08-01 07:46:5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近日,广西防城港一网友反映,他在7月22日下午,因为会车纠纷被一名开奔驰车的女子威胁。该网友称,会车时他已经提前避让,但该女子要求其倒车让路,他拒绝后,该女子拿出一本证件称:“要不然,我就拿证了哦!”

该网友表示,该女子疑似公职人员,仅凭车牌就报出了他的家庭住址和姓氏。随后,他向当地警方及12345热线投诉此事。

据浪潮新闻报道,7月31日晚10时许,防城港市公安局江山边境派出所民警来到该男子父母家中,打电话要求他删除视频,向奔驰女司机道歉。

8月1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就此事咨询江山派出所,工作人员表示,派出所接到有人报警后处理,执法过程中全程录音录像。此事正在调查,有结果将对外通报,至于该女子是否公职人员,正在调查,会视情况公布。

当事网友所发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引发关注,如果其描述属实,会车时他已提前靠边避让,按理说已经是展现出了礼让的态度,奔驰车女司机为何执意要求其退后?究竟是当时通行空间的确不足,还是平时在路上霸道惯了?

更令人震惊的是,争执中女子竟以“拿证”来威胁,其同行的男子还准确报出网友的家庭住址和姓氏,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是对方本来就认识他,还是通过了什么手段进行查询?这本能够对他人形成威慑、让人“退让”的证件,究竟是什么性质的证件?这一系列“霸气侧漏”的行为背后,是否隐藏着滥用职权,炫耀特权的问题?

在双方发生矛盾的情况下,一方突然报出另一方的个人信息,其意味不言而喻。涉事网友称,他看到该女子所说的证件,封面上有“行政”“执法”字样,所以怀疑对方是公职人员。如果说,真的是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或人情关系,获取了他人的个人信息,那无疑是对权力的滥用;如果是通过其他非法途径获取,则涉嫌违法。无论何种情况,都侵犯了他人的个人信息安全,触碰了公众的敏感神经。

随着事件的发酵,派出所民警要求网友删除视频、向女司机道歉的行为,更是将争议推向了高潮。网友们的猜测和质疑声此起彼伏,纷纷质疑该女子是否“有身份”,民警执法是否公平公正。为什么只处理当事网友发视频的问题,却对女司机威胁他人的行为不予处理?如果涉事女司机具有特殊身份,这样处理是否存在偏袒?这些质疑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事件中诸多雾里看花,令人困惑的情节。如果事实不能得到澄清,无疑会影响公众对执法公信力的认知。

由此可见,警方及时介入调查并通报结果,尤为重要。而调查的关键,就在于查明该女子是否是公职人员,以及她的同伴是否真的查询了当事网友的个人信息,用以作为威慑的筹码。公职人员作为公权力的执行者,其言行举止都应符合相应的行为规范,严格在法律和职权范围内行事。查明该女子的身份,以及她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途径,是判断其行为性质的关键,也是评估警方处理是否得当的重要依据。

然而,当地警方表示对于该女子是否是公职人员“会视情况公布”,这种说法显然难以满足公众的期待。若该女子确系公职人员,那么她的行为是否涉及滥用职权、违法违纪,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如果她不是公职人员,她所说的“拿证”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同行者又为何突然报出他人的个人信息,同样需要一个真相。所谓“视情况公布”的模糊承诺,只会让公众更为焦虑,让争议更加喧嚣。

所以,针对涉事女子是否为公职人员,不应“视情况公布”,而应依据事实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布。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公众的疑虑,维护执法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美航班即将剧变!但还有一个更大的隐患
BBC:中共四中全会释出的三个讯息
川普骂“史上最烂照片” 《时代》封面换了张帅照
从坟墓里伸出的指控再次指向安德鲁王子,爆出新一波丑闻
26岁女歌手遭卖到缅甸诈骗园 器官被摘遗体被烧




24小时讨论排行

加州州长纽森承认:正考虑2028年竞选美国总统
普丁大赞无敌!俄成功试射"海燕"新型核动力巡弋飞弹
稀土真的是中国卡美国西方脖子的“核选项”吗?
28秒穿越死亡线 解放军首曝机器狼抢滩杀敌画面
北京三里屯“勇士”再现 挂布条痛斥共产党“邪教”
经济学人:一旦美国撒手不管 台湾能有什么B计划?
美不课中国100%关税,北京延后管制稀土、买黄豆
班农指川普将“做多一届总统”:内部圈子已有计划
拆白宫东翼化为瓦砾! 川普“豪宴厅”募资名单曝光
痛批川普是「暴君」贺锦丽:我可能再战白宫!
中国女行李箱猛撞日本男 她竟冷漠离开 后续演变成…
贝森特预计:中国稀土管制会延后1年实施
剑指中国!川普组建“黄金舰队” 考虑重拾“战舰概念”
安华调侃川普"爱破坏规矩" 川普秒回1句全场爆笑
共军最新航母被看扁?美退将:战力不及"美军50年老航母"
美中谈判"几乎完成协议",美贸易代表:可交川习签署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男子称遭奔驰“亮证姐”逼迫让路 警方不能“视情况公布”

极目新闻 2025-08-01 07:46:56

近日,广西防城港一网友反映,他在7月22日下午,因为会车纠纷被一名开奔驰车的女子威胁。该网友称,会车时他已经提前避让,但该女子要求其倒车让路,他拒绝后,该女子拿出一本证件称:“要不然,我就拿证了哦!”

该网友表示,该女子疑似公职人员,仅凭车牌就报出了他的家庭住址和姓氏。随后,他向当地警方及12345热线投诉此事。

据浪潮新闻报道,7月31日晚10时许,防城港市公安局江山边境派出所民警来到该男子父母家中,打电话要求他删除视频,向奔驰女司机道歉。

8月1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就此事咨询江山派出所,工作人员表示,派出所接到有人报警后处理,执法过程中全程录音录像。此事正在调查,有结果将对外通报,至于该女子是否公职人员,正在调查,会视情况公布。

当事网友所发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引发关注,如果其描述属实,会车时他已提前靠边避让,按理说已经是展现出了礼让的态度,奔驰车女司机为何执意要求其退后?究竟是当时通行空间的确不足,还是平时在路上霸道惯了?

更令人震惊的是,争执中女子竟以“拿证”来威胁,其同行的男子还准确报出网友的家庭住址和姓氏,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是对方本来就认识他,还是通过了什么手段进行查询?这本能够对他人形成威慑、让人“退让”的证件,究竟是什么性质的证件?这一系列“霸气侧漏”的行为背后,是否隐藏着滥用职权,炫耀特权的问题?

在双方发生矛盾的情况下,一方突然报出另一方的个人信息,其意味不言而喻。涉事网友称,他看到该女子所说的证件,封面上有“行政”“执法”字样,所以怀疑对方是公职人员。如果说,真的是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或人情关系,获取了他人的个人信息,那无疑是对权力的滥用;如果是通过其他非法途径获取,则涉嫌违法。无论何种情况,都侵犯了他人的个人信息安全,触碰了公众的敏感神经。

随着事件的发酵,派出所民警要求网友删除视频、向女司机道歉的行为,更是将争议推向了高潮。网友们的猜测和质疑声此起彼伏,纷纷质疑该女子是否“有身份”,民警执法是否公平公正。为什么只处理当事网友发视频的问题,却对女司机威胁他人的行为不予处理?如果涉事女司机具有特殊身份,这样处理是否存在偏袒?这些质疑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事件中诸多雾里看花,令人困惑的情节。如果事实不能得到澄清,无疑会影响公众对执法公信力的认知。

由此可见,警方及时介入调查并通报结果,尤为重要。而调查的关键,就在于查明该女子是否是公职人员,以及她的同伴是否真的查询了当事网友的个人信息,用以作为威慑的筹码。公职人员作为公权力的执行者,其言行举止都应符合相应的行为规范,严格在法律和职权范围内行事。查明该女子的身份,以及她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途径,是判断其行为性质的关键,也是评估警方处理是否得当的重要依据。

然而,当地警方表示对于该女子是否是公职人员“会视情况公布”,这种说法显然难以满足公众的期待。若该女子确系公职人员,那么她的行为是否涉及滥用职权、违法违纪,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如果她不是公职人员,她所说的“拿证”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同行者又为何突然报出他人的个人信息,同样需要一个真相。所谓“视情况公布”的模糊承诺,只会让公众更为焦虑,让争议更加喧嚣。

所以,针对涉事女子是否为公职人员,不应“视情况公布”,而应依据事实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布。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公众的疑虑,维护执法的公正性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