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这项运动,要么金牌,要么死…(图/视频)

这项运动,要么金牌,要么死…

文章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于 2019-03-18 14:08:1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更多新闻请进入文学城“2016里约奥运专题”专题页面


生与死的相切线

文/杨时旸(本刊编辑,专栏作家)

本文首发于总第891期《中国新闻周刊》

有些运动就只是运动,而有些运动近乎哲学,因为它们会逼问出对“意义”的拷问。人们会问为什么从事这样的运动,甚至从事者也会如此自问,但谁都没有答案。或许再没什么比徒手攀岩更接近于哲学性的运动,就像纪录片《徒手攀岩》中那位资深的职业攀岩者所说:“想象一下,有一项奥运会水平的运动,你要么拿到金牌,要么死。”

孤身绝壁,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勇士和疯子的混合体。有人赞之为英雄,有人视之为病态。人类是趋利避害的动物,而这群人是异类,始终反其道而行,所以在很多人眼中,他们的心理是扭曲的。在纪录片中,主角亚历克斯参与了一个医学项目——大脑成像显示,他用来接收外界刺激的区域与常人完全不同,对于可以使大多数人产生恐惧反应的内容,他无动于衷。这个项目只是想弄清楚为什么有人对于极度危险如此着迷,但仍旧没有什么确切答案。

《徒手攀岩》这部纪录片注目着一些极度危险的时刻,却有着一个异常安静的主角。亚历克斯是个清瘦的小伙子,有着深色头发和巨大的黑色眼眸,他与世界始终隔着一层难以名状的隔膜,不会被外界影响,也不屑于对旁人解释自己。他只是要做徒手攀岩这件事,没什么可说的。他也会有“正常”的恐惧,对于一座向往已久的岩壁心生胆怯,但他终究还是要爬上去。

这是个标准的新闻特稿式的结构,主线记录了亚历克斯征服不可能任务——酋长岩之巅的全过程,其中穿插了他的回忆、自述以及对他的家人、恋人和朋友们的采访,追溯了他的童年和成长经历。这个故事的核心本身就是一个奇观:人们不知道下一步自己将见证奇迹还是见证毁灭。在这个故事的背景中,穿插着很多同伴的讣闻。一个个著名攀岩者死在一处处绝壁之下,这究竟会给圈内的人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每个人在岩壁底端迈出第一脚的时候,到底是带着必胜的信念还是怀揣着赴死的决心?这是属于他们的谜。

《徒手攀岩》中有一条隐线,关于亚历克斯的情感。他自小生活在一个关系不太亲密的家庭中,从没被父母拥抱过,他承认自己的阴郁,但也并不太以此为意。他攀爬绝壁成名之后,出书、演讲,但仍然居住在一辆房车里,每年拿出三分之一的收入成立基金帮助贫困的人们接通电力。他也经历过一些不了了之的感情,而如今有了一位稳定的女友。你看,这些回溯像是心理分析,但最终也无法导出什么结论,有时与众不同,有时也与常人无异。其实,人类基因中总有些自毁倾向,烟草与酒精,速度与激情,其实哪一项也都危险,只不过徒手攀岩将之变得显性又放大到极端。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件事情能让自己感知到自我的存在,对于亚历克斯以及他的伙伴们而言,徒手攀上峭壁是唯一的自我体认和自我认同的途径。这些登山者们有一些慢慢老去,不再能重登岩壁,有一些死于壮年,而以他们的标准去审视一生,那些坠落于山崖的和那些老病于床榻的,哪一种才算圆满?这是属于他们的又一个谜。

拍摄团队也都是登山者,他们要记录下朋友的壮举,但也可能会目击死亡——最后一瞬将永远蚀刻进他们的大脑,那将会是怎样的记忆呢?没有什么比这更残忍:他们工作的常态是注视生与死的相切线。

这个故事中的情感极其隐忍克制,最后登顶成功,亚历克斯在电话里对女友说出了“love”,一个他曾经不会表达的词汇。对于有些人而言,向死而生是疗愈自己的唯一方式,他们只能以可能的殒命为代价,维持生命中的火焰不熄。



纪录片《徒手攀岩》360度影片,来自Youtube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4)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涉知名女演员唐嫣、刘诗诗,7段录音曝光
“刑讯逼供”:一名北大女研究生的16天小黑屋噩梦
厅官的奢靡人生:3480万现金给女友买别墅银行拒存
演员冯淬帆去世 5天前悼念许绍雄一语成谶
拒绝为“A Level”续费的中产:不装了,钱不够了




24小时讨论排行

习近平“巨字小抄”被拍到 川习会低头念稿 上面写着....
1.8米的习近平与1.9米的川普一般高?外界议论纷纷
郑丽文就职国民党新任主席激情演说 马英九落泪
卡戴珊公开质疑美国登月造假,NASA局长急了
“郑智化事件”:残障人士应“受助感恩”还是平等参与?
还得白宫发话,安世之争 “中国工厂将恢复出货”
华男毒枭挖地洞越狱终落网!竟是北大高材生(视频)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评论:“其实美国非常害怕中国”
葬礼吃席围墙突然倒塌,砸死6人
美国联邦政府关门已“满月”,为什么两党还不急
邓亚萍在福耀科技大学开讲:我不是催大家卷 但.....
俄罗斯测试“末日鱼雷”,美国最担心的是什么
好莱坞变天了,大佬们为何纷纷下场做短剧?
又一位!顶级芯片和机器人专家从瑞典回到中国
加总理就反关税广告向特朗普致歉 盼重启贸易谈判
王家卫聊天录音曝光:对金靖开黄腔,说唐嫣太装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这项运动,要么金牌,要么死…

中国新闻周刊 2019-03-18 14:08:16
更多新闻请进入文学城“2016里约奥运专题”专题页面


生与死的相切线

文/杨时旸(本刊编辑,专栏作家)

本文首发于总第891期《中国新闻周刊》

有些运动就只是运动,而有些运动近乎哲学,因为它们会逼问出对“意义”的拷问。人们会问为什么从事这样的运动,甚至从事者也会如此自问,但谁都没有答案。或许再没什么比徒手攀岩更接近于哲学性的运动,就像纪录片《徒手攀岩》中那位资深的职业攀岩者所说:“想象一下,有一项奥运会水平的运动,你要么拿到金牌,要么死。”

孤身绝壁,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勇士和疯子的混合体。有人赞之为英雄,有人视之为病态。人类是趋利避害的动物,而这群人是异类,始终反其道而行,所以在很多人眼中,他们的心理是扭曲的。在纪录片中,主角亚历克斯参与了一个医学项目——大脑成像显示,他用来接收外界刺激的区域与常人完全不同,对于可以使大多数人产生恐惧反应的内容,他无动于衷。这个项目只是想弄清楚为什么有人对于极度危险如此着迷,但仍旧没有什么确切答案。

《徒手攀岩》这部纪录片注目着一些极度危险的时刻,却有着一个异常安静的主角。亚历克斯是个清瘦的小伙子,有着深色头发和巨大的黑色眼眸,他与世界始终隔着一层难以名状的隔膜,不会被外界影响,也不屑于对旁人解释自己。他只是要做徒手攀岩这件事,没什么可说的。他也会有“正常”的恐惧,对于一座向往已久的岩壁心生胆怯,但他终究还是要爬上去。

这是个标准的新闻特稿式的结构,主线记录了亚历克斯征服不可能任务——酋长岩之巅的全过程,其中穿插了他的回忆、自述以及对他的家人、恋人和朋友们的采访,追溯了他的童年和成长经历。这个故事的核心本身就是一个奇观:人们不知道下一步自己将见证奇迹还是见证毁灭。在这个故事的背景中,穿插着很多同伴的讣闻。一个个著名攀岩者死在一处处绝壁之下,这究竟会给圈内的人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每个人在岩壁底端迈出第一脚的时候,到底是带着必胜的信念还是怀揣着赴死的决心?这是属于他们的谜。

《徒手攀岩》中有一条隐线,关于亚历克斯的情感。他自小生活在一个关系不太亲密的家庭中,从没被父母拥抱过,他承认自己的阴郁,但也并不太以此为意。他攀爬绝壁成名之后,出书、演讲,但仍然居住在一辆房车里,每年拿出三分之一的收入成立基金帮助贫困的人们接通电力。他也经历过一些不了了之的感情,而如今有了一位稳定的女友。你看,这些回溯像是心理分析,但最终也无法导出什么结论,有时与众不同,有时也与常人无异。其实,人类基因中总有些自毁倾向,烟草与酒精,速度与激情,其实哪一项也都危险,只不过徒手攀岩将之变得显性又放大到极端。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件事情能让自己感知到自我的存在,对于亚历克斯以及他的伙伴们而言,徒手攀上峭壁是唯一的自我体认和自我认同的途径。这些登山者们有一些慢慢老去,不再能重登岩壁,有一些死于壮年,而以他们的标准去审视一生,那些坠落于山崖的和那些老病于床榻的,哪一种才算圆满?这是属于他们的又一个谜。

拍摄团队也都是登山者,他们要记录下朋友的壮举,但也可能会目击死亡——最后一瞬将永远蚀刻进他们的大脑,那将会是怎样的记忆呢?没有什么比这更残忍:他们工作的常态是注视生与死的相切线。

这个故事中的情感极其隐忍克制,最后登顶成功,亚历克斯在电话里对女友说出了“love”,一个他曾经不会表达的词汇。对于有些人而言,向死而生是疗愈自己的唯一方式,他们只能以可能的殒命为代价,维持生命中的火焰不熄。



纪录片《徒手攀岩》360度影片,来自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