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国小伙跑117公里回家过年 全程17小时(视频)

中国小伙跑117公里回家过年 全程17小时

文章来源: 北青网 于 2019-02-03 17:45:1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原标题:江西小伙17小时“跑回家”过年

春节临近,江西小伙儿邬以冬放弃长途大巴,选择了不一样的交通方式——跑步回家。16小时40分钟,117.43公里,邬以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挑战一下自己,“现在真的成功了,特别有成就感。”

与之一路相伴的还有他所在的江西上饶长跑协会的会长以及两位跑友。会长郑宇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邬以冬能坚持完成此次超长马拉松项目,与他自身良好的身体素质密不可分,两位陪跑者都没有坚持到最后。相关专家也表示,117公里长跑已属于“极限运动”,必须建立在扎实的身体素质以及完善的后勤保障基础之上,普通人最好不要尝试。

五次全马经历 小伙儿决定跑步回家

春节前夕,一段“硬核小伙儿坚持17小时跑117公里回家过年”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的主人公是27岁的江西省万年县裴梅镇江源村小伙邬以冬。

1月31日,他从江西省上饶市出发,用16小时40分钟跑完117.43公里回到老家。

邬以冬告诉北青报记者,他在上饶打工,这次为了能完成自己“跑回家”的心愿,特意提前几天先坐大巴车把妻儿送回了老家,然后自己在31日轻装上阵。谈及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方式,邬以冬说,自己在上学的时候就是体育特长生,喜欢跑步。

从2017年开始,他尝试参加各类马拉松比赛。“2017年参加了一次全马、一次半马,2018年又跑了4次全马、2次半马。全马最好一次成绩是3小时10分钟,所以这次想挑战一下自己。”邬以冬提前十多天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家人,父母和妻子虽然表示了担心,但也不反对。于是邬以冬按照自己的计划,开始了行动。

跑友提供保障 陪跑者没能坚持到终点

2018年,邬以冬加入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长跑协会,此次跑步回家,协会会长和跑友也为邬以冬的长跑提供了有力保障。

回家前一周,邬以冬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长跑协会会长郑宇。郑宇告诉北青报记者,100公里以上的超长马拉松仅适合很少一部分人,需要有非常好的身体素质,基于邬以冬此前的马拉松成绩和平时锻炼状况,他才同意,并主动提供了后勤保障车和相关配套服务,还征集协会两名志愿者陪跑。

邬以冬回忆,那天早上5点多就开跑了。郑宇为他定制了专业的跑步计划,除路线设计外,还有科学安排了饮食与休息计划,两位跑友的陪伴也给了他很大的动力。

郑宇告诉北青报记者,除了专业配餐、配速,必要的身体放松也不可缺失。“每次补给的同时,都会拿按摩器械帮他舒缓肌肉紧张,一次两分钟,这样才能帮助他坚持完成后面的路程。在80公里处我还给他做了一次十多分钟的全身按摩放松,这也是全程最长的一次休息。有了这些保障,邬以冬的长跑才能更加安全。”

此外,家人与其他跑友的支持也给了邬以冬很大的鼓励。先是有30多位跑友与他一起跑出上饶市区,一路上两名陪跑者也一直在给邬以冬加油鼓劲。邬以冬随身携带的手机不时有家人慰问的电话打进来,郑宇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拍一些邬以冬的视频和照片发在协会的群里,跑友们纷纷给他加油。

31日一早,邬以冬踏上了回家的路。南方冬日的清晨透着湿冷,邬以冬虽然以低配速奔跑,但他现在回忆起来,“当时有一点点犹豫,挺冷的,我特意穿了轻薄的羽绒服还是觉得凉。毕竟路程那么远,我也有点担心我跑不下来。”

不过既然开始了,邬以冬还是希望能坚持下来。随着气温升高,跑步也渐入佳境。

117.43公里的路程远远超过了一次全马赛程,在八九十公里的时候,两位陪跑者难以继续坚持,选择回到了后勤车上休息,这时只剩下邬以冬一个人。

而让郑宇现在想来依旧心惊的是,跑到90多公里处,环山公路的坡度突然变陡,“那个坡太陡了,邬以冬只能以走代跑,我开着手动挡车,熄了火在后面跟着他,为他照亮夜路。总共大概三四公里的路程,花了一个多小时才走完,我真担心他会坚持不下来。”

专家提示 普通人慎做此项高强度运动

四川省骨科医院主任医师戴国钢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超长马拉松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极限运动”,“我们对经过特殊训练的人也不鼓励进行这样高强度的体育运动,而对于普通人,我们的态度更是坚决反对”。

针对网友的担心,戴国钢解释,相比而言,这种“极限运动”对膝盖和肌肉的伤害都是小问题,它对心脏的刺激将有可能发生生命危险,而这种危险将从运动进行中一直持续到运动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

“即便是专业运动员,在经历过如此高强度运动后,也需要一个半月的调整期。”

文/本报记者 熊颖琪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4)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习近平“巨字小抄”被拍到 川习会低头念稿 上面写着....
手机时代被抛弃的诺基亚,为何被黄仁勋重新捡起?
中纪委国家监委发布:这些公务员不得批准辞去公职
谷歌前CEO:当年李鸿章访美被震 如今外国人来华受惊
1.8米的习近平与1.9米的川普一般高?外界议论纷纷




24小时讨论排行

又一位!顶级芯片和机器人专家从瑞典回到中国
卡戴珊公开质疑美国登月造假,NASA局长急了
梅根终究没有抵挡诱惑,“独立女性”形象破碎成为笑话
“郑智化事件”:残障人士应“受助感恩”还是平等参与?
大裤裆沟、擦屁股岭…为什么东北地名这么直白?
特朗普称将下令美航母改回蒸汽弹射,专家解析
厅官的奢靡人生:3480万现金给女友买别墅银行拒存
5岁女童被砸身亡,为何找不出责任方?
消息人士:无视美方施压,印度恢复采购俄石油
刷到一个又一个假视频后,我不敢相信互联网了
美国或打击委内瑞拉境内军事目标,逼马杜罗下台
白酒信仰彻底崩了:五粮液利润下滑65%
邓亚萍在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开讲:“我不是催大家卷”
喝酒聊芯片大单?黄仁勋约三星、现代会长吃炸鸡
最懂松弛的北京中产,在内蒙玩得太“土”了
杨振宁:三四十年之后,大家一定会认为这是罗曼史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国小伙跑117公里回家过年 全程17小时

北青网 2019-02-03 17:45:15


原标题:江西小伙17小时“跑回家”过年

春节临近,江西小伙儿邬以冬放弃长途大巴,选择了不一样的交通方式——跑步回家。16小时40分钟,117.43公里,邬以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挑战一下自己,“现在真的成功了,特别有成就感。”

与之一路相伴的还有他所在的江西上饶长跑协会的会长以及两位跑友。会长郑宇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邬以冬能坚持完成此次超长马拉松项目,与他自身良好的身体素质密不可分,两位陪跑者都没有坚持到最后。相关专家也表示,117公里长跑已属于“极限运动”,必须建立在扎实的身体素质以及完善的后勤保障基础之上,普通人最好不要尝试。

五次全马经历 小伙儿决定跑步回家

春节前夕,一段“硬核小伙儿坚持17小时跑117公里回家过年”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的主人公是27岁的江西省万年县裴梅镇江源村小伙邬以冬。

1月31日,他从江西省上饶市出发,用16小时40分钟跑完117.43公里回到老家。

邬以冬告诉北青报记者,他在上饶打工,这次为了能完成自己“跑回家”的心愿,特意提前几天先坐大巴车把妻儿送回了老家,然后自己在31日轻装上阵。谈及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方式,邬以冬说,自己在上学的时候就是体育特长生,喜欢跑步。

从2017年开始,他尝试参加各类马拉松比赛。“2017年参加了一次全马、一次半马,2018年又跑了4次全马、2次半马。全马最好一次成绩是3小时10分钟,所以这次想挑战一下自己。”邬以冬提前十多天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家人,父母和妻子虽然表示了担心,但也不反对。于是邬以冬按照自己的计划,开始了行动。

跑友提供保障 陪跑者没能坚持到终点

2018年,邬以冬加入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长跑协会,此次跑步回家,协会会长和跑友也为邬以冬的长跑提供了有力保障。

回家前一周,邬以冬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长跑协会会长郑宇。郑宇告诉北青报记者,100公里以上的超长马拉松仅适合很少一部分人,需要有非常好的身体素质,基于邬以冬此前的马拉松成绩和平时锻炼状况,他才同意,并主动提供了后勤保障车和相关配套服务,还征集协会两名志愿者陪跑。

邬以冬回忆,那天早上5点多就开跑了。郑宇为他定制了专业的跑步计划,除路线设计外,还有科学安排了饮食与休息计划,两位跑友的陪伴也给了他很大的动力。

郑宇告诉北青报记者,除了专业配餐、配速,必要的身体放松也不可缺失。“每次补给的同时,都会拿按摩器械帮他舒缓肌肉紧张,一次两分钟,这样才能帮助他坚持完成后面的路程。在80公里处我还给他做了一次十多分钟的全身按摩放松,这也是全程最长的一次休息。有了这些保障,邬以冬的长跑才能更加安全。”

此外,家人与其他跑友的支持也给了邬以冬很大的鼓励。先是有30多位跑友与他一起跑出上饶市区,一路上两名陪跑者也一直在给邬以冬加油鼓劲。邬以冬随身携带的手机不时有家人慰问的电话打进来,郑宇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拍一些邬以冬的视频和照片发在协会的群里,跑友们纷纷给他加油。

31日一早,邬以冬踏上了回家的路。南方冬日的清晨透着湿冷,邬以冬虽然以低配速奔跑,但他现在回忆起来,“当时有一点点犹豫,挺冷的,我特意穿了轻薄的羽绒服还是觉得凉。毕竟路程那么远,我也有点担心我跑不下来。”

不过既然开始了,邬以冬还是希望能坚持下来。随着气温升高,跑步也渐入佳境。

117.43公里的路程远远超过了一次全马赛程,在八九十公里的时候,两位陪跑者难以继续坚持,选择回到了后勤车上休息,这时只剩下邬以冬一个人。

而让郑宇现在想来依旧心惊的是,跑到90多公里处,环山公路的坡度突然变陡,“那个坡太陡了,邬以冬只能以走代跑,我开着手动挡车,熄了火在后面跟着他,为他照亮夜路。总共大概三四公里的路程,花了一个多小时才走完,我真担心他会坚持不下来。”

专家提示 普通人慎做此项高强度运动

四川省骨科医院主任医师戴国钢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超长马拉松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极限运动”,“我们对经过特殊训练的人也不鼓励进行这样高强度的体育运动,而对于普通人,我们的态度更是坚决反对”。

针对网友的担心,戴国钢解释,相比而言,这种“极限运动”对膝盖和肌肉的伤害都是小问题,它对心脏的刺激将有可能发生生命危险,而这种危险将从运动进行中一直持续到运动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

“即便是专业运动员,在经历过如此高强度运动后,也需要一个半月的调整期。”

文/本报记者 熊颖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