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郭冬临小品涉嫌歧视 律师起诉:向河南人各赔1元(图/视频)

郭冬临小品涉嫌歧视 律师起诉:向河南人各赔1元

文章来源: 华商报 于 2017-02-07 19:12:1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郭冬临




郭冬临登上北京卫视春晚,表演小品《取钱》,搞笑不输当年


华商网-华商报2月8日报道 小品《取钱》中骗子说的是河南话,西安河南籍律师以“地域歧视”、“侵犯河南人名誉权”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

骗子说河南话,河南网友感觉“躺枪”

2017年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小品《取钱》中骗子打电话时说的是河南话,引起网友热议。2月7日,西安一河南籍律师以“地域歧视”和“侵犯河南人名誉权”为由提起诉讼,要求北京电视台和该小品编剧及演员,向所有河南人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每人一元。

这个由郭冬临、孙桂田、吴江等人所表演的小品讲述的故事是:郭冬临出门帮媳妇买丝袜,在银行门口ATM机附近遇到孙桂田扮演的大妈。大妈遇到电话诈骗,郭冬临识破后为防大妈上当受骗,百般劝阻不要打钱,而大妈偏偏把好心人当坏人。两人互怼起来,爆笑台词、搞笑行为接连上演。引起网友热议的,是大妈电话响起后,电话那头的骗子操着一口河南腔。

据报道,电话中骗子一口河南腔引得河南网友鸣不平。网友表示,“骗子的口音为什么是我们河南口音,我们好委屈。”“全程用的都是普通话,就骗子的声音不一样,很让人不舒服。”

小品编剧魏新为此在微博发文道歉:“作为这个小品的编剧,我向各位网友道歉,小品中的骗子说河南话和郭冬临老师无关,是我用家乡话配的音,我是山东人,老家方言接近河南,别的方言也不会说,所以引起了大家的误会,实在不好意思,向大家道歉!”

“希望通过诉讼唤起对各种歧视的注意”

提起诉讼的是陕西吉尔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华山,今年39岁,祖籍河南孟津,住西安市碑林区,工作单位在雁塔区。

7日上午10时许,张华山到雁塔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提交这份起诉书。法院工作人员认为其户籍地在碑林区,未予受理。随后,张华山以邮政特快专递形式将该起诉书寄往碑林区法院立案庭。

这份起诉书所列的被告除了北京电视台,其他三名被告分别为小品编剧魏新和演员郭冬临、孙桂田。诉讼请求有三个:请求判令被告在北京卫视向所有河南人公开赔礼道歉连续一周;请求判令被告向所有河南人每人赔偿精神损害赔偿1元;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

张华山认为,被告作品显然影射河南人是骗子的代名词,而小品的表演者也在观众笑声中,中伤了河南人。他说,河南人不断被妖魔化,挖苦河南人的“段子”更是四下流传。这种赤裸裸的地域歧视,让人不禁想问:河南人到底招谁惹谁了?小品《取钱》虽然是文艺作品,内容虚构、人物虚构,但虚构的骗子偏偏操河南口音,显然会误导社会大众将河南人普遍视为骗子,贬低河南人的整体形象,加剧社会已经存在的地域歧视。

“身为河南人,我经常遇到自己的河南人身份被人拿来调侃,甚至被明显歧视的情况。之所以要提起诉讼,也是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来唤起公众对各种有意、无意歧视的注意,让社会更加团结、和谐。不论是平时生活还是文学作品,都应自觉摒弃这种有意无意的歧视。”张华山说,作为文艺作品,应该有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应引导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能媚俗,更不能把一部分人的快乐建立在对另一部分人贬低的基础上。

北京电视台:尚不知情,“等法院立案了再说”

华商报记者注意到,编剧魏新在微博道歉时,表示自己只会说接近河南话的山东老家方言后,又有山东网友站了出来说,“您觉得用自己家乡的方言就合适吗?”

张华山说:“如果说电信网络诈骗,骗子分布最多的地方并不在河南。小品中这样处理,有把所有坏事都往河南人身上摊的嫌疑。当然如果用其他方言也不合适,为什么不全用普通话?”

据了解,张华山已授权北京大成(西安)律师事务所律师韩朝泽来全权代理此案,韩朝泽律师积极回应:为支持张华山公益诉讼,打算象征性收取律师代理费1元钱,以示对律师工作的尊重。

7日下午,华商报记者联系北京电视台,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尚不知情,“等法院立案了再说。”

对于这件事,西安市民怎么看?

对于起诉,市民薛先生认为,这只是文艺作品而已,只是为了给其中的人物确定一个有个性的身份,并不会被人理解为“什么地方的人就有这样的品性”。市民王先生认为,律师或有炒作之嫌。“难道说操京片子就是黑北京人了?作品只是作品,不能对号入座!”但也有市民认为,“正是由于河南人经常被调侃,所以人们会认为该小品也是在妖魔化河南人”。还有市民认为,在一些国家,公开贬损某些特定人群是不能接受的,会因此吃官司。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国“最敢生”的地方,出现了
半小时2机坠海!中智库:美军南海行动"已达极限"2大原因曝
美国正流行“全家吃一隻鸡”省钱术 原因竟是…
洛杉矶19岁女网红突然死亡,刚移民美国4个月
疯狂抢黄金的年轻人,后悔了




24小时讨论排行

拜登发声:美国陷“黑暗日子” 民众勿因川普退缩
中国大妈佛罗伦萨怒斥大卫雕像:这是耍流氓!
共军最新航母被看扁?美退将:战力不及"美军50年老航母"
美退将评中国最强“福建号”:战力不及50年老航母6成
别高兴太早!华邮警告:美中协议仅是“1年缓刑”
特朗普:“很长时间内”都不想与加拿大总理见面
杨振宁离世,全网却开始追忆李政道的爱情
习近平:故宫要成为“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加州州长纽森承认:正考虑2028年竞选美国总统
川普拆白宫东厢 贝聿铭这设计被毁 CNN批“毁灭性破坏”
4200万美国人断粮危机 11月停发粮食券 各州炸锅!
两美军机堕毁非巧合?军事专家分析可能肇事原因
美不课中国100%关税,北京延后管制稀土、买黄豆
“党啊党,你为什么成了腐败的温床?”
海鹰+超级大黄蜂 30分钟南海连坠2机 川普:燃油不良
从万篇讲话文章分析 习近平正处最强硬自信巅峰时刻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郭冬临小品涉嫌歧视 律师起诉:向河南人各赔1元

华商报 2017-02-07 19:12:15


郭冬临




郭冬临登上北京卫视春晚,表演小品《取钱》,搞笑不输当年


华商网-华商报2月8日报道 小品《取钱》中骗子说的是河南话,西安河南籍律师以“地域歧视”、“侵犯河南人名誉权”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

骗子说河南话,河南网友感觉“躺枪”

2017年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小品《取钱》中骗子打电话时说的是河南话,引起网友热议。2月7日,西安一河南籍律师以“地域歧视”和“侵犯河南人名誉权”为由提起诉讼,要求北京电视台和该小品编剧及演员,向所有河南人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每人一元。

这个由郭冬临、孙桂田、吴江等人所表演的小品讲述的故事是:郭冬临出门帮媳妇买丝袜,在银行门口ATM机附近遇到孙桂田扮演的大妈。大妈遇到电话诈骗,郭冬临识破后为防大妈上当受骗,百般劝阻不要打钱,而大妈偏偏把好心人当坏人。两人互怼起来,爆笑台词、搞笑行为接连上演。引起网友热议的,是大妈电话响起后,电话那头的骗子操着一口河南腔。

据报道,电话中骗子一口河南腔引得河南网友鸣不平。网友表示,“骗子的口音为什么是我们河南口音,我们好委屈。”“全程用的都是普通话,就骗子的声音不一样,很让人不舒服。”

小品编剧魏新为此在微博发文道歉:“作为这个小品的编剧,我向各位网友道歉,小品中的骗子说河南话和郭冬临老师无关,是我用家乡话配的音,我是山东人,老家方言接近河南,别的方言也不会说,所以引起了大家的误会,实在不好意思,向大家道歉!”

“希望通过诉讼唤起对各种歧视的注意”

提起诉讼的是陕西吉尔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华山,今年39岁,祖籍河南孟津,住西安市碑林区,工作单位在雁塔区。

7日上午10时许,张华山到雁塔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提交这份起诉书。法院工作人员认为其户籍地在碑林区,未予受理。随后,张华山以邮政特快专递形式将该起诉书寄往碑林区法院立案庭。

这份起诉书所列的被告除了北京电视台,其他三名被告分别为小品编剧魏新和演员郭冬临、孙桂田。诉讼请求有三个:请求判令被告在北京卫视向所有河南人公开赔礼道歉连续一周;请求判令被告向所有河南人每人赔偿精神损害赔偿1元;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

张华山认为,被告作品显然影射河南人是骗子的代名词,而小品的表演者也在观众笑声中,中伤了河南人。他说,河南人不断被妖魔化,挖苦河南人的“段子”更是四下流传。这种赤裸裸的地域歧视,让人不禁想问:河南人到底招谁惹谁了?小品《取钱》虽然是文艺作品,内容虚构、人物虚构,但虚构的骗子偏偏操河南口音,显然会误导社会大众将河南人普遍视为骗子,贬低河南人的整体形象,加剧社会已经存在的地域歧视。

“身为河南人,我经常遇到自己的河南人身份被人拿来调侃,甚至被明显歧视的情况。之所以要提起诉讼,也是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来唤起公众对各种有意、无意歧视的注意,让社会更加团结、和谐。不论是平时生活还是文学作品,都应自觉摒弃这种有意无意的歧视。”张华山说,作为文艺作品,应该有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应引导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能媚俗,更不能把一部分人的快乐建立在对另一部分人贬低的基础上。

北京电视台:尚不知情,“等法院立案了再说”

华商报记者注意到,编剧魏新在微博道歉时,表示自己只会说接近河南话的山东老家方言后,又有山东网友站了出来说,“您觉得用自己家乡的方言就合适吗?”

张华山说:“如果说电信网络诈骗,骗子分布最多的地方并不在河南。小品中这样处理,有把所有坏事都往河南人身上摊的嫌疑。当然如果用其他方言也不合适,为什么不全用普通话?”

据了解,张华山已授权北京大成(西安)律师事务所律师韩朝泽来全权代理此案,韩朝泽律师积极回应:为支持张华山公益诉讼,打算象征性收取律师代理费1元钱,以示对律师工作的尊重。

7日下午,华商报记者联系北京电视台,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尚不知情,“等法院立案了再说。”

对于这件事,西安市民怎么看?

对于起诉,市民薛先生认为,这只是文艺作品而已,只是为了给其中的人物确定一个有个性的身份,并不会被人理解为“什么地方的人就有这样的品性”。市民王先生认为,律师或有炒作之嫌。“难道说操京片子就是黑北京人了?作品只是作品,不能对号入座!”但也有市民认为,“正是由于河南人经常被调侃,所以人们会认为该小品也是在妖魔化河南人”。还有市民认为,在一些国家,公开贬损某些特定人群是不能接受的,会因此吃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