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名字所暗示的不同,稀土实际上并不罕见。 许多国家——包括澳大利亚——都富含这种对现代科技至关重要的关键矿产。稀土被用于制造从智能手机、电动汽车到风力涡轮机、武器和医疗设备等各类产品。 尽管某些国家的矿藏丰富,但全球唯一的供应链核心仍是中国。 稀土并非稀缺,但至关重要。稀土由约17种元素组成,是关键矿产的一部分。在澳大利亚,有31种矿物被列为关键矿产,包括锂、镁和锆。 稀土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磁性特性,这在日常科技和绿色能源等新兴领域中尤为关键。 据估算,中国稀土储量约为4400万吨,远高于澳大利亚的570万吨和美国的190万吨。2024年全球稀土储量约为1.1亿吨,其中近一半在中国。巴西约2100万吨,印度和澳大利亚分别位列第三和第四。 尽管地壳中稀土元素丰富,但其分布零散,常与其他矿物混杂,因此大矿床难以开采,成本也高。 真正稀缺的其实是将稀土分离为可用于制造永磁体材料的复杂工艺。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地质学教授约翰·马夫罗吉尼斯(John Mavrogenes)指出,仅看储量并不能全面反映商业可行性:“你必须做实地工作,看看能否开采、加工并投向市场。这是非常复杂的领域。” 储量最大 加工领先 中国不仅拥有全球最大稀土储量,也在生产和加工上领先。 根据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分析,中国占全球稀土开采约70%,分离加工约90%,磁铁制造约93%。 马夫罗吉尼斯教授指出:“中国不仅开采稀土,还完成分离、金属化和产品制造,包括最重要的磁铁。德国和日本虽然具备生产磁铁的技术,也制造磁铁,但数量有限,因为从中国购买更便宜。” 澳大利亚矿业与勘探公司协会首席执行官沃伦·皮尔斯(Warren Pearce)称,中国的主导地位是“压倒性的”,他们掌握了所有技术、专业知识及设备。 “远远落后于中国” 稀土对制造从电动汽车到战斗机的各类产品至关重要。 马夫罗吉尼斯教授指出,稀土开采本身未必是问题所在。 稀土可能含有放射性成分,提取关键矿物会对环境造成显著影响。专家认为,即使是水资源管理成效显著的国家,也必须创新技术以满足稀土加工的水资源需求。 马夫罗吉尼斯教授说,这些因素让许多国家在开发稀土储量时犹豫:“矿石可能品位很高,但是否负担得起开采成本?是否愿意为此付出环境代价?” 中国之外,其他重要矿床位于美国山口矿(Mountain Pass)和澳大利亚西澳州的韦尔德山矿(Mount Weld),但大部分原矿只是出口,国内加工有限。韦尔德山的矿石被浓缩成稀土氧化物,再送至马来西亚进行分离。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分析称,澳大利亚、巴西、南非、沙特、日本和越南都在推进稀土开采、加工及研发投资。澳大利亚的《关键矿产战略》(Critical Minerals Strategy)计划从单纯开采转向精炼和加工。 皮尔斯表示,澳大利亚虽领先其他国家,但仍“远远落后于中国”。 本周,美国与澳大利亚签署了历史性稀土及关键矿产加工协议,有望加速相关项目。 皮尔斯表示:“中国在开发知识产权和技术方面成效显著,却不愿分享……在美资制造商和加工企业的支持下,我们有机会获得技术和专业知识来实现实际生产。我们始终需要更强大的合作伙伴。”
稀土都是中国方面在中文圈子里瞎胡吹,才看上去这么厉害。实际上,这东西世界上到处都有,这东西提炼简单,提炼这东西污染不小。所以说,只要不怕污染,美国明年就能基本上搞定。这个月,几万吨巴基斯坦稀土粗提物正在运往美国,大致上可以解燃眉之急了。
世间百态人情冷暖,万般滋味皆是生活。
精心整理,实时速报,24小时全球动态,要闻简报一刻不漏!
夜阑人静时读一篇深度好文,品味深刻意涵、感悟经典魅力、启发思辨、认知升级。诗酒趁年华,不负好时光。
读书、文化、品位、新知、钩沉
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文革期间,一亿人受到不同形式的折磨和迫害,两千万人死于非命,两代人被毁掉,国民经济到达崩溃边缘。每一个经历文革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个时代的记录。
在海外,苦乐自知
金庸是华人世界拥有读者最多的作家。金庸的武侠小说几乎家喻户晓。读金庸小说的读者,既有一般市民、工农大众、青年学生,也有高级知识分子,甚至还有知名政治家。金庸小说为何能吸引那么多读者,奥秘何在?近来更有人出来批判金庸小说。本专辑收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网络写手对金庸小说的评论。涉及到的问题有:金庸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金庸小说反映的哲学思想、人生理念、民族共识、文化隐喻,以及它的语言、结构、叙事方式、丰富性和艺术性等等。喜爱和不喜爱金庸的读者,都不妨看一看他们怎么说的,然后作出自己的判断。
《高老头》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834年。该书讲述主人公高老头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起家的面粉商人,中年丧妻,他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为了让她们挤进上流社会,从小给她们良好的教育,且出嫁时给了她们每人80万法郎的陪嫁,可他的两个女儿生活放荡,挥金如土,他的爱轻而易举就被金钱至上的原则战胜了。这部作品在艺术风格是最能代表巴尔扎克的特点的作品之一。
与名字所暗示的不同,稀土实际上并不罕见。 许多国家——包括澳大利亚——都富含这种对现代科技至关重要的关键矿产。稀土被用于制造从智能手机、电动汽车到风力涡轮机、武器和医疗设备等各类产品。 尽管某些国家的矿藏丰富,但全球唯一的供应链核心仍是中国。 稀土并非稀缺,但至关重要。稀土由约17种元素组成,是关键矿产的一部分。在澳大利亚,有31种矿物被列为关键矿产,包括锂、镁和锆。 稀土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磁性特性,这在日常科技和绿色能源等新兴领域中尤为关键。 据估算,中国稀土储量约为4400万吨,远高于澳大利亚的570万吨和美国的190万吨。2024年全球稀土储量约为1.1亿吨,其中近一半在中国。巴西约2100万吨,印度和澳大利亚分别位列第三和第四。 尽管地壳中稀土元素丰富,但其分布零散,常与其他矿物混杂,因此大矿床难以开采,成本也高。 真正稀缺的其实是将稀土分离为可用于制造永磁体材料的复杂工艺。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地质学教授约翰·马夫罗吉尼斯(John Mavrogenes)指出,仅看储量并不能全面反映商业可行性:“你必须做实地工作,看看能否开采、加工并投向市场。这是非常复杂的领域。” 储量最大 加工领先 中国不仅拥有全球最大稀土储量,也在生产和加工上领先。 根据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分析,中国占全球稀土开采约70%,分离加工约90%,磁铁制造约93%。 马夫罗吉尼斯教授指出:“中国不仅开采稀土,还完成分离、金属化和产品制造,包括最重要的磁铁。德国和日本虽然具备生产磁铁的技术,也制造磁铁,但数量有限,因为从中国购买更便宜。” 澳大利亚矿业与勘探公司协会首席执行官沃伦·皮尔斯(Warren Pearce)称,中国的主导地位是“压倒性的”,他们掌握了所有技术、专业知识及设备。 “远远落后于中国” 稀土对制造从电动汽车到战斗机的各类产品至关重要。 马夫罗吉尼斯教授指出,稀土开采本身未必是问题所在。 稀土可能含有放射性成分,提取关键矿物会对环境造成显著影响。专家认为,即使是水资源管理成效显著的国家,也必须创新技术以满足稀土加工的水资源需求。 马夫罗吉尼斯教授说,这些因素让许多国家在开发稀土储量时犹豫:“矿石可能品位很高,但是否负担得起开采成本?是否愿意为此付出环境代价?” 中国之外,其他重要矿床位于美国山口矿(Mountain Pass)和澳大利亚西澳州的韦尔德山矿(Mount Weld),但大部分原矿只是出口,国内加工有限。韦尔德山的矿石被浓缩成稀土氧化物,再送至马来西亚进行分离。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分析称,澳大利亚、巴西、南非、沙特、日本和越南都在推进稀土开采、加工及研发投资。澳大利亚的《关键矿产战略》(Critical Minerals Strategy)计划从单纯开采转向精炼和加工。 皮尔斯表示,澳大利亚虽领先其他国家,但仍“远远落后于中国”。 本周,美国与澳大利亚签署了历史性稀土及关键矿产加工协议,有望加速相关项目。 皮尔斯表示:“中国在开发知识产权和技术方面成效显著,却不愿分享……在美资制造商和加工企业的支持下,我们有机会获得技术和专业知识来实现实际生产。我们始终需要更强大的合作伙伴。”
稀土都是中国方面在中文圈子里瞎胡吹,才看上去这么厉害。实际上,这东西世界上到处都有,这东西提炼简单,提炼这东西污染不小。所以说,只要不怕污染,美国明年就能基本上搞定。这个月,几万吨巴基斯坦稀土粗提物正在运往美国,大致上可以解燃眉之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