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娱乐圈这个名利场中,每一个公开场合的亮相都可能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而明星们的一举一动更是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近日,钟楚曦就因在
VOGUE 盛典上的站位问题被骂上热搜,一场看似简单的合影站位事件,却在网络上掀起了惊涛骇浪,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

10 月 23
日晚,时尚界备受瞩目的 VOGUE
盛典盛大举行,众多娱乐圈的一线明星纷纷盛装出席,星光熠熠。在活动的合影环节,钟楚曦的站位引发了网友们的强烈关注。从现场曝光的视频和照片来看,在合影时,钟楚曦站在了较为中心的位置,她的一侧是有着
“神仙姐姐” 之称的刘亦菲,另一侧则是周冬雨、马思纯、张小斐三位影后 。这样的站位安排,瞬间让钟楚曦成为了众矢之的。

部分网友认为,钟楚曦的咖位明显不及同场的刘亦菲、杨幂以及三位影后,却站在了如此显眼的 C 位,疑似存在抢 C
位的嫌疑。在视频中,还能看到古力娜扎多次调整位置,努力配合现场的站位安排,而钟楚曦却始终保持不动,这一对比更是加深了网友们对她的不满
。甚至有网友对现场视频进行了细致分析,指出钟楚曦曾抬手示意主编站位,然而自己却并未移动脚步,这种行为被解读为表面上做出谦让姿态,实则不愿让出
C 位 。

其实,在娱乐圈的发展历程中,因抢 C 位引发争议的女星并非只有钟楚曦一人,张韶涵、郑爽等人都曾深陷类似的舆论漩涡。这些事件不仅反映了娱乐圈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竞争环境,也揭示了公众对于明星行为的高度关注和严格审视。

张韶涵在 2017 年的芭莎明星慈善夜上,就因站位问题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当晚,众多明星齐聚一堂,为慈善事业贡献力量。然而,在大合影环节,张韶涵站在了 C 位,身旁是刘嘉玲、章子怡和李冰冰等娱乐圈的 “大腕”。这一站位瞬间引发了轩然大波,不少网友指责张韶涵故意抢 C 位,认为她的咖位与资历远不及同排的几位前辈,这样的站位安排是对前辈们的不尊重 。有网友分析称,当时现场情况混乱,苏芒在指挥明星站队时,张韶涵却没有听从安排蹲下,而是稳稳地站在 C 位,纹丝不动 。还有说法指出,张韶涵牵着李冰冰的手聊天,疑似借此故意抢占 C 位 。尽管张韶涵后来发文回应,称 “爱是从心出发,有时间做公益,其余的少啰嗦”,试图淡化这一争议,但网络上的负面评论依旧如潮水般涌来 。一些黑粉甚至跑到苏芒的微博下留言,要求苏芒向张韶涵道歉,原因是苏芒在现场冲着张韶涵大喊大叫,被认为十分不礼貌。

同样,郑爽也有过因抢 C 位引发争议的经历。在电影《悟空传》的发布会现场,就发生了令人尴尬的一幕。当时,主持人邀请主演们上台大合照摆拍,作为配角的郑爽,却不假思索地直接大跨步走向 C 位。而此时,女一号倪妮还在和特别主演的前辈俞飞鸿推让位置,站在郑爽身侧的杨迪也自觉让出了位置相对中心的方位给倪妮等人,唯有郑爽文风不动,牢牢占据 C 位 。这一行为让倪妮当场愣住,场面一度十分尴尬。在后续拍照合影时,画面也显得相当别扭 。此事件曝光后,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不少网友批评郑爽没有自知之明,不顾自己的配角身份就抢占 C 位,是对主角倪妮的不尊重,也破坏了发布会原本和谐的氛围 。

在《三十而已》主创红毯活动中,江疏影以 “一番女主角” 身份站定 C 位,却因角色热度不及童瑶、毛晓彤陷入争议。剧播期间,童瑶的 “顾佳” 与毛晓彤的 “钟晓芹” 凭借紧凑剧情频频出圈,反倒是江疏影饰演的 “王漫妮” 因人设问题遭吐槽,使其 C 位显得 “名正言不顺”。更微妙的是,当时江疏影已 14 个月未进组拍戏,此前还因粉丝催工暗讽 “就是不进组”,导致公众对其 “占 C 位却缺作品” 的质疑加剧。这场争议印证了 “C 位合法性需作品热度支撑” 的潜规则。

火箭少女 101 重组海报曾引发轩然大波:原本的选秀 C 位孟美岐被调至第二排,队长 Yamy 站到前排尖端,杨超越则以 “倒三角形队形中心点” 成为 “隐藏 C 位”。争议核心在于 “C 位归属的规则变更”—— 粉丝认为孟美岐凭选秀票数应稳坐中心,而团队方或因 “退团风波后的平衡考量” 调整站位,甚至传出 “轮 C 制度” 的说法。此次事件暴露了女团 C 位的双重属性:既需尊重 “选秀契约” 的票数基础,也受制于团队运营中的资源平衡与话题策略。

对于明星来说,与其在 C 位之争中耗费精力,不如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作品创作和实力提升上 。通过不断打磨演技,塑造更多深入人心的角色,用优秀的作品回馈观众,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和认可 。当明星拥有了足够的实力和优秀的作品,C 位自然而然地会成为他们的附属品,而不是他们刻意追求的目标 。

娱乐圈也应回归艺术本身,减少对 C 位等表面现象的过度关注 。媒体和公众在评价明星时,应更加注重他们的艺术成就和对行业的贡献,而不是仅仅盯着站位等细节不放 。行业内也应倡导健康的竞争氛围,鼓励明星通过提升自身实力来获取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共同推动娱乐圈朝着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