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妈,请不要再用 AI 给我发消息了

妈,请不要再用 AI 给我发消息了

文章来源: APPSO 于 2025-08-19 10:09:5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AI 用的多了,对于什么是 AI 味我自有分辨。措辞、句子长短、标点符号等等。

但是如果从父母那里收到疑似 AI 生成的消息,我还是会原地愣住——不是吧,这是咋回事?

Reddit 一位网友就是这样,她收到妈妈发来的支持短信,希望她能扛过离婚这一关。但是她越看越觉得,有点不对……

出乎意料地是,这条帖子的评论里大家都表示「理解」「正常」「出发点是好的」。而不是想象中的批斗这种做法不够「人味」。

Gemini 的产品经理看到要大呼「谁为我发声!」

Gemini?在奥运会时做的广告,其实也是用了同样的思路:父亲用 AI,代替女儿,给她的运动员偶像写信。

当然了,两件事还是有点不一样:孩子如果想给自己的偶像写信,那无论写成什么样子都是应该鼓励的。而父亲直接替笔,还是用 AI 替笔,就很不妥。

不过,可以看得出来,现阶段让 AI 参与到和亲人朋友的交流当中,观感相当一言难尽。

心情一:无论如何,心意是好的

上面提到的这位母亲的案例,收到比较多的正面评价:老人家或许是用了 AI,但出发点是好的,无非是要表达对女儿的支持。

类似的情况,是逢年过节的时候用 AI 写吉祥话、祝福语。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很多厂商就是以春节问候为场景,发出针对性的教程,促活用户社群。

百度不仅可以生成祝福语,还能生成新年头像跟贺卡。

剪映直接就拿出了新年祝福 MV,助力你成为家庭群里的整活儿天花板。

不知道这些 AI 做出来的「物料」真正收到手时,你是什么感受?

可能就跟收到群发短信一样,虽然看得出是群发走流程,但大过年的,图个吉利,心意是好的。

很多人难以理解自己的情绪,也不擅长通过文字表达。如果他们努力形成观点并借助 AI 完善表达,似乎也无可厚非。

心情二:有点不舒服,难道只有我?

逢年过节这种特定场景,尚且可以理解。但如果是日常交流,而且还是亲人朋友,乃至情侣之间,就有点难评了。

另一外 Reddit 用户,收到了男朋友发来的道歉短信,好家伙,甚至还没删掉暴露 AI 存在的开头,直接复制粘贴可还行?

她表示自己平常不用 AI 聊天,这次感觉有被冒犯到,但是……难道是自己太敏感了吗?

另外还有性别对调,男孩收到的短信是女朋友用 ChatGPT 写的,他觉得这样跟机器人谈恋爱似的,对方却说他这有点反应过度了。

在收到疑似妈妈用 GPT 写短信的帖子下,也有人「小声」表示,自己还是不太习惯这样的做法,无论如何,亲人之间还不能收到一个亲手写的短信吗?

科技的力量开始渗透进如此细小的生活角落,让人不禁有点头皮发麻。

心情三:不行,绝对不行

最常见的还是愤慨的心情:用 AI 发消息?简直太敷衍了。

又有一个 reddit 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也是跟男朋友吵架了,结果对方不仅去问 AI,还把生成的结果发过来:ChatGPT 建议我们分手。

网友:???

自己的感情问题都没有个主意,还要去问 AI。不仅情绪不成熟,连独立思考都做不到,更别说有效沟通了。这样的人也不值得浪费时间。

以及,非要用 AI 能不能多少改改,一眼就能看出来,也不高明啊。

有一说一,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微信也好短信也好,都是一种沟通交流的手段。如果这样的交流都不能胜任,还要 AI 来替笔捉刀,那怎么表达自己的感受?经营跟对方的关系呢?

我们怕的是什么?

各有各的道理,无论是支持的一派,还是反对的一派,都不无理由,论据也充分。总而言之,AI「代理」的沟通,还不能被完全接受。

不过,AI 生成的文字已经几近完美了,语气要温暖可以温暖,要可爱可以可爱,也不像数字人那样,会有恐怖谷效应,我们到底在担心害怕的是什么呢?

其中一种可能是:我们无法判断这中间到底有几分「真心实意」。

欧洲学者 Eva Illouz 很早就提出,现代社会的情感表达越来越依赖技术媒介,比如短信、社交媒体。

远距离的交流,本身就不像面对面那样,可以通过表情、肢体来传达丰富的信息。文字就是全部。

就像「春节快乐」这几个字,我们也是通过平台给出的现成模板、自动生成的文字和卡片来完成。人际关系中的感情劳动,被一点点地「技术化」,变成一个个可以被外包的动作。

AI 的出现,不过是把这种「外包」往前又推进了一步。它不仅仅是工具,而是开始代替我们「说出」本该我们亲自说出的话。「情感表达」变成了一种被设定的产出:你不需要真的感到愧疚,只需要 prompt 一下「生成一段道歉的话」;你不必在脑海中反复构思祝词,只要求 AI「帮我写一段生日祝福」。

用户真正写的,其实是那条 prompt,剩下的,都是 AI 来代笔。那最终那段发出去的文字所承载和表达的情感,到底有多少是出于自己的心意和感受呢?

图片来自小红书用户@566001729

而这些文字已经如此完美了,作为接收的一方,其实很难分辨。只能捧着手机挠头:好像,怎么,感觉,有点不太对劲。

当人们对「像 AI 写的短信」反应不一时,争议的其实不是写得好不好、像不像,而是——我们愿不愿意接受一个事实:表达感情的主体已经改变了。技术并没有偷走我们的情感,但它确实改变了我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也在潜移默化地重塑我们对「人味」「真诚」这些词的定义。

这和收到群发短信其实是一模一样的:你说对方毫无诚意吧,那好歹是发了;但你要说是满满诚意吧,好像也没感觉到。能不能理解群发,也能理解;但是心里有没有不舒服,多少有一点。

其实,也许我们不是非要每句话都出自亲笔,而是希望,当我读到这句话时,能安心地相信,那确实是你想说的。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苹果新手机开售即破发,砍单到几乎停产
美中谈判"几乎完成协议",美贸易代表:可交川习签署
BBC:中共四中全会释出的三个讯息
中美航班即将剧变!但还有一个更大的隐患
国产电动车撞向十堰重庆路小学,多名学生和家长死伤




24小时讨论排行

痛批川普是「暴君」贺锦丽:我可能再战白宫!
普丁大赞无敌!俄成功试射"海燕"新型核动力巡弋飞弹
稀土真的是中国卡美国西方脖子的“核选项”吗?
28秒穿越死亡线 解放军首曝机器狼抢滩杀敌画面
北京三里屯“勇士”再现 挂布条痛斥共产党“邪教”
加州州长纽森承认:正考虑2028年竞选美国总统
经济学人:一旦美国撒手不管 台湾能有什么B计划?
拆白宫东翼化为瓦砾! 川普“豪宴厅”募资名单曝光
班农指川普将“做多一届总统”:内部圈子已有计划
剑指中国!川普组建“黄金舰队” 考虑重拾“战舰概念”
贝森特预计:中国稀土管制会延后1年实施
杨振宁遗体告别式未见中共高层出席 更像民间性质
中国女行李箱猛撞日本男 她竟冷漠离开 后续演变成…
西方舆论:中国正赢得贸易战 “中美大和解”不会发生
川普骂“史上最烂照片” 《时代》封面换了张帅照
特朗普再度指责加拿大播放反关税广告,宣布将加征10%关税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妈,请不要再用 AI 给我发消息了

APPSO 2025-08-19 10:09:50

AI 用的多了,对于什么是 AI 味我自有分辨。措辞、句子长短、标点符号等等。

但是如果从父母那里收到疑似 AI 生成的消息,我还是会原地愣住——不是吧,这是咋回事?

Reddit 一位网友就是这样,她收到妈妈发来的支持短信,希望她能扛过离婚这一关。但是她越看越觉得,有点不对……

出乎意料地是,这条帖子的评论里大家都表示「理解」「正常」「出发点是好的」。而不是想象中的批斗这种做法不够「人味」。

Gemini 的产品经理看到要大呼「谁为我发声!」

Gemini?在奥运会时做的广告,其实也是用了同样的思路:父亲用 AI,代替女儿,给她的运动员偶像写信。

当然了,两件事还是有点不一样:孩子如果想给自己的偶像写信,那无论写成什么样子都是应该鼓励的。而父亲直接替笔,还是用 AI 替笔,就很不妥。

不过,可以看得出来,现阶段让 AI 参与到和亲人朋友的交流当中,观感相当一言难尽。

心情一:无论如何,心意是好的

上面提到的这位母亲的案例,收到比较多的正面评价:老人家或许是用了 AI,但出发点是好的,无非是要表达对女儿的支持。

类似的情况,是逢年过节的时候用 AI 写吉祥话、祝福语。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很多厂商就是以春节问候为场景,发出针对性的教程,促活用户社群。

百度不仅可以生成祝福语,还能生成新年头像跟贺卡。

剪映直接就拿出了新年祝福 MV,助力你成为家庭群里的整活儿天花板。

不知道这些 AI 做出来的「物料」真正收到手时,你是什么感受?

可能就跟收到群发短信一样,虽然看得出是群发走流程,但大过年的,图个吉利,心意是好的。

很多人难以理解自己的情绪,也不擅长通过文字表达。如果他们努力形成观点并借助 AI 完善表达,似乎也无可厚非。

心情二:有点不舒服,难道只有我?

逢年过节这种特定场景,尚且可以理解。但如果是日常交流,而且还是亲人朋友,乃至情侣之间,就有点难评了。

另一外 Reddit 用户,收到了男朋友发来的道歉短信,好家伙,甚至还没删掉暴露 AI 存在的开头,直接复制粘贴可还行?

她表示自己平常不用 AI 聊天,这次感觉有被冒犯到,但是……难道是自己太敏感了吗?

另外还有性别对调,男孩收到的短信是女朋友用 ChatGPT 写的,他觉得这样跟机器人谈恋爱似的,对方却说他这有点反应过度了。

在收到疑似妈妈用 GPT 写短信的帖子下,也有人「小声」表示,自己还是不太习惯这样的做法,无论如何,亲人之间还不能收到一个亲手写的短信吗?

科技的力量开始渗透进如此细小的生活角落,让人不禁有点头皮发麻。

心情三:不行,绝对不行

最常见的还是愤慨的心情:用 AI 发消息?简直太敷衍了。

又有一个 reddit 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也是跟男朋友吵架了,结果对方不仅去问 AI,还把生成的结果发过来:ChatGPT 建议我们分手。

网友:???

自己的感情问题都没有个主意,还要去问 AI。不仅情绪不成熟,连独立思考都做不到,更别说有效沟通了。这样的人也不值得浪费时间。

以及,非要用 AI 能不能多少改改,一眼就能看出来,也不高明啊。

有一说一,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微信也好短信也好,都是一种沟通交流的手段。如果这样的交流都不能胜任,还要 AI 来替笔捉刀,那怎么表达自己的感受?经营跟对方的关系呢?

我们怕的是什么?

各有各的道理,无论是支持的一派,还是反对的一派,都不无理由,论据也充分。总而言之,AI「代理」的沟通,还不能被完全接受。

不过,AI 生成的文字已经几近完美了,语气要温暖可以温暖,要可爱可以可爱,也不像数字人那样,会有恐怖谷效应,我们到底在担心害怕的是什么呢?

其中一种可能是:我们无法判断这中间到底有几分「真心实意」。

欧洲学者 Eva Illouz 很早就提出,现代社会的情感表达越来越依赖技术媒介,比如短信、社交媒体。

远距离的交流,本身就不像面对面那样,可以通过表情、肢体来传达丰富的信息。文字就是全部。

就像「春节快乐」这几个字,我们也是通过平台给出的现成模板、自动生成的文字和卡片来完成。人际关系中的感情劳动,被一点点地「技术化」,变成一个个可以被外包的动作。

AI 的出现,不过是把这种「外包」往前又推进了一步。它不仅仅是工具,而是开始代替我们「说出」本该我们亲自说出的话。「情感表达」变成了一种被设定的产出:你不需要真的感到愧疚,只需要 prompt 一下「生成一段道歉的话」;你不必在脑海中反复构思祝词,只要求 AI「帮我写一段生日祝福」。

用户真正写的,其实是那条 prompt,剩下的,都是 AI 来代笔。那最终那段发出去的文字所承载和表达的情感,到底有多少是出于自己的心意和感受呢?

图片来自小红书用户@566001729

而这些文字已经如此完美了,作为接收的一方,其实很难分辨。只能捧着手机挠头:好像,怎么,感觉,有点不太对劲。

当人们对「像 AI 写的短信」反应不一时,争议的其实不是写得好不好、像不像,而是——我们愿不愿意接受一个事实:表达感情的主体已经改变了。技术并没有偷走我们的情感,但它确实改变了我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也在潜移默化地重塑我们对「人味」「真诚」这些词的定义。

这和收到群发短信其实是一模一样的:你说对方毫无诚意吧,那好歹是发了;但你要说是满满诚意吧,好像也没感觉到。能不能理解群发,也能理解;但是心里有没有不舒服,多少有一点。

其实,也许我们不是非要每句话都出自亲笔,而是希望,当我读到这句话时,能安心地相信,那确实是你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