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又封杀了一个大明星,太狠了

又封杀了一个大明星,太狠了

文章来源: 独立鱼电影 于 2025-08-15 10:24:3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最近,娱乐圈出了个奇事。

拍出过《老男孩》《小姐》《分手的决心》的韩国顶级导演

朴赞郁

,被「封杀」了。

原因前所未闻

——太敬业了。

2023

年美国编剧大罢工期间,他没停工,反而偷偷工作。

被发现后,遭美国编剧工会(

WGA

)除名。

对一个国际一线导演来说,后果可不轻。

失去

WGA

身份,

意味着不能享受工会的福利保障,不能参与任何受

WGA

协议保护的好莱坞编剧项目,未来在美国主流影视圈接项目都会受阻。

近乎约等于被好莱坞「封杀」。

消息一出,网友都议论纷纷。

有人嘲讽他是「工贼」,觉得「卷生卷死的东亚人,终于受到了惩罚」;

也有人震惊于

——美国编剧工会居然连国际大导都能拿下?

今天

不妨一起

来聊聊

这件事。

国际大导被开了

朴赞郁和好莱坞的渊源并不浅。

最早进军好莱坞的作品,是

妮可·

基德曼主演的惊悚片

《斯托克》

。

2018

年,他

还

执导过

BBC

的英美合拍剧《

女鼓手

》,在国际电视市场初露锋芒。

但他第一次深度参与编剧的主流项目,还是

2024

年

HBO

上线的限定剧《同情者

》

。

这部剧改编自越南裔作家阮清越的普利策获奖小说

,

他不仅是联合导演,还担任联合编剧和执行制片人。

据

WGA

规定,凡是在

WGA

管辖项目中担任编剧工作的人,无论国籍,都必须成为工会会员,才能合法参与项目和享受待遇。

而在

WGA

公开的签署公司名单中,

HBO和HBO Max都

是长期签署方。

可以确定,朴赞郁正是拍摄这一项目时,成为了

WGA

的会员。

问题就出在这里。

2023

年

5

月,

WGA

发动了持续

148

天的大罢工,是自

1988

年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

罢工原因很明确:争取提高编剧基础报酬、改善流媒体时代的分成机制、限制人工智能在创作中的使用等。

工会规定,

所有会员不得在罢工期间为被罢工公司

(包括

HBO

、

Netflix

、

Disney?

等)

提供任何写作、改稿或与剧本相关的服务。

而最近,他们通过调查认为,朴赞郁与加拿大编剧

唐·麦凯勒

在罢工期间仍为《同情者》提供写作服务。

这在

WGA

的规定中,属于典型的

「越线」

。

虽然工会没有公开具体的违规细节,但根据惯例,哪怕是简单的润色或剧本讨论,只要属于服务范畴,都算违反规定。

朴赞郁和唐·麦凯勒都没有提出申诉,最终直接被

WGA

除名。

这已经不是工会就罢工事件首次开出罚单,据报道,已有七位编剧因违规受到处罚。

最近,

朴赞郁方向媒体回应,自己确实被开了,但并没有违规。

他说罢工期间,该剧已经拍摄完毕,正处于后期制作阶段,而剪辑不属于剧本创作的范畴。

过程中,HBO提出了一次修改意见,

朴赞郁和唐·麦凯勒两位编剧

只是参加了一次会议讨论可行性,而新剧本则是罢工结束后修改的。

因此,朴赞郁方认为这是一场误会。

不过,由于他正忙于新片《无可奈何》的后期制作,无瑕向WGA上诉。

同时也表示,这次开除对他并无什么影响。

《无可奈何》工作照

美国工会不好惹

很多人看到新闻的第一反应是:

一个国际名导,不在美国常驻,

WGA

怎么管得到他?

答案是

——能。

美国编剧工会的强大之处,在于它牢牢掌控着行业规则的「入场券」。

WGA

是编剧与资方集体谈判的唯一代表。

它与制片人联盟(

AMPTP

)签订的《最低基本协议》(

MBA

)几乎覆盖了所有主流电影和电视制作公司。

只要项目在

WGA?

协议之下,雇佣的编剧必须加入会员。

这就导致,

一方面,普通影视「打工人」惹不起工会

。

如果被剥夺会员身份,意味着:

失去基本福利保障

,养老金、医疗保险等创作者的「基本盘」立即中断;

难以找到正式工作

,没有资格参与主流影视项目,职业发展严重受限;

权益无法保障

,如果以非会员身份参与工作,没有集体谈判和工会保护,编剧的工资、署名权都极容易被剥夺。

对于这些,我们都不难想象。

众所周知,内娱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资本为王,编剧话语权低,类似问题层出不穷:

《法医秦明

》编剧创作了五集剧本,

却遭

恶意拖欠稿费

,

署名权被剥夺。

《芈月传》编剧与制片方等就署名权等问题产生纠纷,她从总编剧降为副编剧甚至编剧助理,维权过程艰辛,代价高昂,结果

还

不甚理想

。

这些情况在美国主流项目中相对较少发生,就是因为工会的严格约束。

因为对他们而言,另一方面,

资本方也惹不起工会

。

工会不仅是保护成员权益的屏障,更是牵制影视资本方的利剑。

历史上,

WGA

多次组织大规模罢工,迫使制片方作出重大让步:

1973

年罢工成功推动建立电视重播残值制度,让编剧能在电视重播中获得持续收益;

2007-

2008

年的罢工,逼迫制片方承认互联网和新媒体播放的分成权;

2023

年罢工,首次在协议中加入了对人工智能使用的限制,阻止资本家用技术降低人力成本;

其中很多问题,在内娱仍旧是问题。

之前新闻报道过,像《甄嬛传》《士兵突击》等

内娱很多热剧在很多电视台反复重播,在各种网络平台大

热,但几乎都是平台方赚钱。

制作方往往因合同限制,无法从中获益。

而在好莱坞,每一次有组织的罢工,都导致制作停摆,数十亿美元损失,资本方只能屈服。

这就形成了影视行业的「铁三角」:

工会掌握「入场券」,打工人靠工会保饭碗,资本家靠工会定规矩。

所以,不管你是普通编剧,还是好莱坞巨头,想绕开工会几乎不可能。

朴赞郁这次被除名,就是工会铁律下无情的执行案例

——就算你是国际顶流,违规也得承担后果。

不仅如此,除了编剧工会外,美国影视行业还有导演工会

(

DGA

)

、演员工会

(

SAG-AFTRA

)

、舞台工会、幕后技术工会等,每个都有类似的行业控制力。

像早年《星球大战》创始人

乔治

·卢卡斯,因拒绝执行美国导演工会的片头设计规定,被罚款后退出工会,二十年内不做导演。

70年代时,斯皮尔伯格执导电视电影《决斗》。

拍摄到后期,环球影业提出想补拍片段做院线版,遭到斯皮尔伯格坚决反对。

环球计划由另一导演补拍并共享署名,斯皮尔伯格便向导演工会申诉。

在工会的帮助下,他得以保留唯一导演署名权和最终剪辑权。

此外,大罢工时,这些不同工会之间也可以相互声援、联合施压,让整个制作链停摆。

因而,朴赞郁这次,

不仅仅是「丢个会员身份」这么简单,而是会影响到在整个好莱坞体系里的生存空间。

一来,行业准入受影响。绝大多数好莱坞影视项目都在

WGA?

协议覆盖范围内,非会员几乎无法被雇用做编剧或编剧相关工作。

二来,面临福利与权益损失,失去养老金、医疗保险等工会福利。

此外,更有声誉影响,被列为「越线」案例会在业内留下记录,合作机会会大大流失。

工会也有两面性

当然,也不能忽视工会的另一面。

虽说工会为其成员提供了各方面的有力保障。

但从制度上说,

工会维护的还是集体利益。

这也意味着站在个体角度,参与工会有时也是一场权利与义务的博弈。

罢工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因为很多时候,工会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诉求不总是一致。

就像之前,编剧工会主张坚决罢工,导演工会则基于

倾向于谈判和解。

资深编剧和新人编剧间也存在分歧。

工会要求所有成员无条件参与罢工。

但对很多底层编剧来说,长达数月的停工可能让他们失去唯一收入来源,一旦积蓄不够,就可能被迫接「越线」活糊口。

这次大罢工期间,好莱坞就有数万名工作人员,像灯光、化妆、餐饮等岗位员工被迫失业。

这都是工会制度的副作用。

不仅仅是娱乐、影视圈,其他很多行业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纪录片《美国工厂》揭示了一家汽车工厂内部的矛盾。

虽然工会为员工撑起了不小的保护伞。

但也有人认为,工会的保护会让企业效率下降、流程僵化,影响企业发展,长远看反而会导致收益降低、岗位流失。

像电影《南中国

1994

》中,一家南方工厂里,有人积极组织罢工停产,为集体谋福利。

但也有人更担心公司被彻底搞垮,自己无处谋生。

当然,也确实和很多网友吐槽的一样,这背后也折射出

东西方职场文化的深层差异

。

在东亚,影视行业普遍存在极高的工作强度和竞争压力

——导演、编剧通宵赶工是常态,「赶进度」被视为首要目标。

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很多人带着「我不干,别人就会干」的焦虑心理,渐渐有了

休息羞耻

。

像李安、王家卫、吴宇森、徐克等亚洲导演在好莱坞拍片时,也都曾因这种「压榨式作风」和当地剧组的工作节奏产生摩擦。

由此再回到朴赞郁被美国编剧工会除名一事,逻辑再简单不过。

工会制度本质是

「

交换

」

——

你享受它带来的待遇保障,就必须遵守它的集体纪律。

当然,对于

朴赞郁

来说,这也并

不是

「

职业终结

」。

他依然可以在其他市场拍片,他的新片《

无可奈何

》已入围

2025?

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因为已被买下美国发行权,也并不会失去奥斯卡参选资格。

他对创作的「过度执着」,也很难动摇他在很多影迷心中的地位。

只是说,他日后想

在好莱坞

继续发展的话,可能会阻碍重重

。

这代价值不值?

那恐怕是他自己的人生算术题了

。

?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苹果新手机开售即破发,砍单到几乎停产
美中谈判"几乎完成协议",美贸易代表:可交川习签署
BBC:中共四中全会释出的三个讯息
中美航班即将剧变!但还有一个更大的隐患
痛批川普是「暴君」贺锦丽:我可能再战白宫!




24小时讨论排行

普丁大赞无敌!俄成功试射"海燕"新型核动力巡弋飞弹
稀土真的是中国卡美国西方脖子的“核选项”吗?
28秒穿越死亡线 解放军首曝机器狼抢滩杀敌画面
北京三里屯“勇士”再现 挂布条痛斥共产党“邪教”
加州州长纽森承认:正考虑2028年竞选美国总统
经济学人:一旦美国撒手不管 台湾能有什么B计划?
拆白宫东翼化为瓦砾! 川普“豪宴厅”募资名单曝光
班农指川普将“做多一届总统”:内部圈子已有计划
剑指中国!川普组建“黄金舰队” 考虑重拾“战舰概念”
贝森特预计:中国稀土管制会延后1年实施
杨振宁遗体告别式未见中共高层出席 更像民间性质
中国女行李箱猛撞日本男 她竟冷漠离开 后续演变成…
西方舆论:中国正赢得贸易战 “中美大和解”不会发生
川普骂“史上最烂照片” 《时代》封面换了张帅照
特朗普再度指责加拿大播放反关税广告,宣布将加征10%关税
被红毯高规格迎接 川普嗨到当众手舞足蹈 相当开心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又封杀了一个大明星,太狠了

独立鱼电影 2025-08-15 10:24:36

最近,娱乐圈出了个奇事。

拍出过《老男孩》《小姐》《分手的决心》的韩国顶级导演

朴赞郁

,被「封杀」了。

原因前所未闻

——太敬业了。

2023

年美国编剧大罢工期间,他没停工,反而偷偷工作。

被发现后,遭美国编剧工会(

WGA

)除名。

对一个国际一线导演来说,后果可不轻。

失去

WGA

身份,

意味着不能享受工会的福利保障,不能参与任何受

WGA

协议保护的好莱坞编剧项目,未来在美国主流影视圈接项目都会受阻。

近乎约等于被好莱坞「封杀」。

消息一出,网友都议论纷纷。

有人嘲讽他是「工贼」,觉得「卷生卷死的东亚人,终于受到了惩罚」;

也有人震惊于

——美国编剧工会居然连国际大导都能拿下?

今天

不妨一起

来聊聊

这件事。

国际大导被开了

朴赞郁和好莱坞的渊源并不浅。

最早进军好莱坞的作品,是

妮可·

基德曼主演的惊悚片

《斯托克》

。

2018

年,他

还

执导过

BBC

的英美合拍剧《

女鼓手

》,在国际电视市场初露锋芒。

但他第一次深度参与编剧的主流项目,还是

2024

年

HBO

上线的限定剧《同情者

》

。

这部剧改编自越南裔作家阮清越的普利策获奖小说

,

他不仅是联合导演,还担任联合编剧和执行制片人。

据

WGA

规定,凡是在

WGA

管辖项目中担任编剧工作的人,无论国籍,都必须成为工会会员,才能合法参与项目和享受待遇。

而在

WGA

公开的签署公司名单中,

HBO和HBO Max都

是长期签署方。

可以确定,朴赞郁正是拍摄这一项目时,成为了

WGA

的会员。

问题就出在这里。

2023

年

5

月,

WGA

发动了持续

148

天的大罢工,是自

1988

年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

罢工原因很明确:争取提高编剧基础报酬、改善流媒体时代的分成机制、限制人工智能在创作中的使用等。

工会规定,

所有会员不得在罢工期间为被罢工公司

(包括

HBO

、

Netflix

、

Disney?

等)

提供任何写作、改稿或与剧本相关的服务。

而最近,他们通过调查认为,朴赞郁与加拿大编剧

唐·麦凯勒

在罢工期间仍为《同情者》提供写作服务。

这在

WGA

的规定中,属于典型的

「越线」

。

虽然工会没有公开具体的违规细节,但根据惯例,哪怕是简单的润色或剧本讨论,只要属于服务范畴,都算违反规定。

朴赞郁和唐·麦凯勒都没有提出申诉,最终直接被

WGA

除名。

这已经不是工会就罢工事件首次开出罚单,据报道,已有七位编剧因违规受到处罚。

最近,

朴赞郁方向媒体回应,自己确实被开了,但并没有违规。

他说罢工期间,该剧已经拍摄完毕,正处于后期制作阶段,而剪辑不属于剧本创作的范畴。

过程中,HBO提出了一次修改意见,

朴赞郁和唐·麦凯勒两位编剧

只是参加了一次会议讨论可行性,而新剧本则是罢工结束后修改的。

因此,朴赞郁方认为这是一场误会。

不过,由于他正忙于新片《无可奈何》的后期制作,无瑕向WGA上诉。

同时也表示,这次开除对他并无什么影响。

《无可奈何》工作照

美国工会不好惹

很多人看到新闻的第一反应是:

一个国际名导,不在美国常驻,

WGA

怎么管得到他?

答案是

——能。

美国编剧工会的强大之处,在于它牢牢掌控着行业规则的「入场券」。

WGA

是编剧与资方集体谈判的唯一代表。

它与制片人联盟(

AMPTP

)签订的《最低基本协议》(

MBA

)几乎覆盖了所有主流电影和电视制作公司。

只要项目在

WGA?

协议之下,雇佣的编剧必须加入会员。

这就导致,

一方面,普通影视「打工人」惹不起工会

。

如果被剥夺会员身份,意味着:

失去基本福利保障

,养老金、医疗保险等创作者的「基本盘」立即中断;

难以找到正式工作

,没有资格参与主流影视项目,职业发展严重受限;

权益无法保障

,如果以非会员身份参与工作,没有集体谈判和工会保护,编剧的工资、署名权都极容易被剥夺。

对于这些,我们都不难想象。

众所周知,内娱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资本为王,编剧话语权低,类似问题层出不穷:

《法医秦明

》编剧创作了五集剧本,

却遭

恶意拖欠稿费

,

署名权被剥夺。

《芈月传》编剧与制片方等就署名权等问题产生纠纷,她从总编剧降为副编剧甚至编剧助理,维权过程艰辛,代价高昂,结果

还

不甚理想

。

这些情况在美国主流项目中相对较少发生,就是因为工会的严格约束。

因为对他们而言,另一方面,

资本方也惹不起工会

。

工会不仅是保护成员权益的屏障,更是牵制影视资本方的利剑。

历史上,

WGA

多次组织大规模罢工,迫使制片方作出重大让步:

1973

年罢工成功推动建立电视重播残值制度,让编剧能在电视重播中获得持续收益;

2007-

2008

年的罢工,逼迫制片方承认互联网和新媒体播放的分成权;

2023

年罢工,首次在协议中加入了对人工智能使用的限制,阻止资本家用技术降低人力成本;

其中很多问题,在内娱仍旧是问题。

之前新闻报道过,像《甄嬛传》《士兵突击》等

内娱很多热剧在很多电视台反复重播,在各种网络平台大

热,但几乎都是平台方赚钱。

制作方往往因合同限制,无法从中获益。

而在好莱坞,每一次有组织的罢工,都导致制作停摆,数十亿美元损失,资本方只能屈服。

这就形成了影视行业的「铁三角」:

工会掌握「入场券」,打工人靠工会保饭碗,资本家靠工会定规矩。

所以,不管你是普通编剧,还是好莱坞巨头,想绕开工会几乎不可能。

朴赞郁这次被除名,就是工会铁律下无情的执行案例

——就算你是国际顶流,违规也得承担后果。

不仅如此,除了编剧工会外,美国影视行业还有导演工会

(

DGA

)

、演员工会

(

SAG-AFTRA

)

、舞台工会、幕后技术工会等,每个都有类似的行业控制力。

像早年《星球大战》创始人

乔治

·卢卡斯,因拒绝执行美国导演工会的片头设计规定,被罚款后退出工会,二十年内不做导演。

70年代时,斯皮尔伯格执导电视电影《决斗》。

拍摄到后期,环球影业提出想补拍片段做院线版,遭到斯皮尔伯格坚决反对。

环球计划由另一导演补拍并共享署名,斯皮尔伯格便向导演工会申诉。

在工会的帮助下,他得以保留唯一导演署名权和最终剪辑权。

此外,大罢工时,这些不同工会之间也可以相互声援、联合施压,让整个制作链停摆。

因而,朴赞郁这次,

不仅仅是「丢个会员身份」这么简单,而是会影响到在整个好莱坞体系里的生存空间。

一来,行业准入受影响。绝大多数好莱坞影视项目都在

WGA?

协议覆盖范围内,非会员几乎无法被雇用做编剧或编剧相关工作。

二来,面临福利与权益损失,失去养老金、医疗保险等工会福利。

此外,更有声誉影响,被列为「越线」案例会在业内留下记录,合作机会会大大流失。

工会也有两面性

当然,也不能忽视工会的另一面。

虽说工会为其成员提供了各方面的有力保障。

但从制度上说,

工会维护的还是集体利益。

这也意味着站在个体角度,参与工会有时也是一场权利与义务的博弈。

罢工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因为很多时候,工会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诉求不总是一致。

就像之前,编剧工会主张坚决罢工,导演工会则基于

倾向于谈判和解。

资深编剧和新人编剧间也存在分歧。

工会要求所有成员无条件参与罢工。

但对很多底层编剧来说,长达数月的停工可能让他们失去唯一收入来源,一旦积蓄不够,就可能被迫接「越线」活糊口。

这次大罢工期间,好莱坞就有数万名工作人员,像灯光、化妆、餐饮等岗位员工被迫失业。

这都是工会制度的副作用。

不仅仅是娱乐、影视圈,其他很多行业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纪录片《美国工厂》揭示了一家汽车工厂内部的矛盾。

虽然工会为员工撑起了不小的保护伞。

但也有人认为,工会的保护会让企业效率下降、流程僵化,影响企业发展,长远看反而会导致收益降低、岗位流失。

像电影《南中国

1994

》中,一家南方工厂里,有人积极组织罢工停产,为集体谋福利。

但也有人更担心公司被彻底搞垮,自己无处谋生。

当然,也确实和很多网友吐槽的一样,这背后也折射出

东西方职场文化的深层差异

。

在东亚,影视行业普遍存在极高的工作强度和竞争压力

——导演、编剧通宵赶工是常态,「赶进度」被视为首要目标。

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很多人带着「我不干,别人就会干」的焦虑心理,渐渐有了

休息羞耻

。

像李安、王家卫、吴宇森、徐克等亚洲导演在好莱坞拍片时,也都曾因这种「压榨式作风」和当地剧组的工作节奏产生摩擦。

由此再回到朴赞郁被美国编剧工会除名一事,逻辑再简单不过。

工会制度本质是

「

交换

」

——

你享受它带来的待遇保障,就必须遵守它的集体纪律。

当然,对于

朴赞郁

来说,这也并

不是

「

职业终结

」。

他依然可以在其他市场拍片,他的新片《

无可奈何

》已入围

2025?

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因为已被买下美国发行权,也并不会失去奥斯卡参选资格。

他对创作的「过度执着」,也很难动摇他在很多影迷心中的地位。

只是说,他日后想

在好莱坞

继续发展的话,可能会阻碍重重

。

这代价值不值?

那恐怕是他自己的人生算术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