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惊现“万箭穿心大楼” 是前卫还是翻车现场?
日本设计小站
2025-08-03 10:14:48
网友戏称的“万箭穿心大楼”是前卫设计还是翻车现场?
最近,在北京西三环黄金地段,一栋名为“莲熙嘉园”的住宅楼引发热议。
北京西三环莲熙嘉园(日本设计小站提供)
? 北京“万箭穿心”大楼莲熙嘉园引网民热议,到底是建筑艺术还是居住功能最该优先考量?
魔幻的楼体造型、黑白相间的外立面,稜角凸出的几何结构,让它在一片方正规整的居民楼中显得格格不入!
据说凸起的方块,既不是阳台,也不是空调外机台,仅仅是设计师用来装饰!
据说凸起的方块,既不是阳台,也不是空调外机台,仅仅是设计师用来装饰(日本设计小站提供)
被网友称为“黑白双煞”的莲熙嘉园,打破常规的建筑形态,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在周边清一色传统住宅造型的对比下,设计师用尖鋭的折线与体块切割,试图冲破住宅设计同质化的桎梏。
但现实情况是,这座设计师眼中的“艺术品”,正遭遇着落地后的尴尬。根据住户们的反馈,人员密度过高,像“鸽子笼”。
站在楼下抬头仰望漆黑一片,只有巨物的压迫感!入口处的楼梯更窄得像“一线天”。
这座标新立异的建筑,似乎正在用居住舒适度为设计创新买单。
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当建筑被赋予过多艺术追求时,是否背离了居住空间的本质属性?20世纪建筑界关于“形式与功能”的百年论战,在这个案例中再次浮现。
现代主义强调的“功能先行”和后现代主义主张的“艺术表达”,在住宅建筑领域始终难以完美调和。当然,这并非否定建筑创新的价值。但住宅创新的尺度,应该建立在对居住功能的尊重之上。
那些传世的优秀居住建筑,从来都是将艺术性悄然融入功能性之中,而非凌驾其上。当我们在城市中寻找“诗意的栖居”,或许更需要的是润物无声的设计智慧,而非简单粗暴的视觉冲击。
毕竟,房子首先是用来住的,然后才是用来看的。那么,你们怎么看?建筑究竟是该追求艺术表达,还是优先满足居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