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核酸检测历史意义:汇总中国人信息分享给全世界

核酸检测历史意义:汇总中国人信息分享给全世界

文章来源: CDT 于 2022-08-14 14:18:1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近日,有人在网上发帖拍卖4850万上海“随申码”数据库信息,包含用户的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健康码状态、UUID(通用唯一识别码)等多项个人隐私信息。发帖者称,这些数据来源于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此消息一出,引起了大量网民关注、讨论。

8月12日,南方都市报发表报道《网传“4850万用户上海随申码泄露” 上海大数据中心:不是我们泄露的》,文章随后被404。

多名网友发现,本次数据泄露的消息,在短暂登上微博热搜后即被平台撤下。微博账号@中心经纬 在发布本条新闻后,获得近5万条评论与大量转发,这条微博目前已被删除。

目前,微博平台已将“官方回应网传上海随申码泄露”、“上海信息泄露”、“官方回应网站兜售疑似随申码数据”等多个事件相关话题删除。

2020年3月,上海的健康码系统“随申码”进入推广应用阶段时,开发“随申码”系统的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曾接受媒体采访。这段旧视频日前也被网友重新翻了出来。

采访中,针对有市民担心“随申码”会不会泄露个人信息的问题,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副主任朱俊伟称,市民的信息数据保存在上海电子政务云上,有很强的安全防护措施,而个人信息内容无法通过普通扫描行为获取,“因此,‘随申码’不存在隐私泄露的问题,市民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以下评论由中国数字时代编辑摘自网络:

学术大观察:刚刚冲上热搜,就下搜了[狗头]

赵峥新知创作者:上次超大规模的信息泄露没声无息就给过去了,词条还给炸了。这次又给泄露了,官方回应:不是我们泄露的。这第一时间撇清嫌疑。隐私保护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能这么儿戏呢?

月下饕餮君:还建议居民自己前往公安机关报案,抓谁?抓你吗?

> FatFullFull:然后报案信息再泄露一次

> 又又又又炸号了:就像匿名举报信,第二天被举报的人来踢门

> 后现代茴香豆:堂下何人状告本官?

孤独runner:有能力实行实名制,没能力保护隐私信息。

> throwingclothes:实名制是为了管控你,又不是为了保护你。

> LowMistfades:你见过正部级以上干部的隐私泄露吗?

> narcoticprettymuch:不是没能力,是没有这个意愿。

> 时光机w028:“你要隐私干什么?”

炸鸡粉裹糖心蛋:诸君!盛世啊!!!

在卧:话术不错,“不是我们泄露的”和“不是从我们这泄露的”、“不是因为我们(的收集行为)而泄露的”,根本不是一个概念,但三者都要负沉重的法律责任。

Hubery98:裸奔人生。

彦过也:核酸检测的最大历史意义:把中国人信息汇总起来,然后分享给全世界。

佑shu:系统性的数据泄露,建议“个人”去报案啊。。。。。。呵呵呵呵呵呵。。。。。。

二十三号公路:又是上海!我为什么说又?

_十罒周:政务是否完全公开透明尚且不谈,公民的信息倒是给透明完了。

_radicalmaniac:没那个信息保护能力,就不要乱收集信息,也就不会有泄露风险,这么简单的道理。

娘娘好糊涂:全民开盒时代。

那爸爸:疫情让上海市各职能部门推卸责任的能力上了个新境界。

木瓜来啦:都泄露等于都没泄露。

shyshinezsy:这样的公信力真是掉在地上捡不起来。

小企鹅1551:本地最独特的一点,就是权责高度不对称。权力集中的地方本应高度透明,以接受监督与质询。然而这里最公开透明的,永远在被监控被质疑的,从来不是郭嘉机器,而是升斗小民。

间歇性失智症:虽然无法制止“个人信息”被泄漏,但是可以制止“个人信息被泄漏”的消息泄漏。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苹果新手机开售即破发,砍单到几乎停产
美中谈判"几乎完成协议",美贸易代表:可交川习签署
BBC:中共四中全会释出的三个讯息
中美航班即将剧变!但还有一个更大的隐患
国产电动车撞向十堰重庆路小学,多名学生和家长死伤




24小时讨论排行

痛批川普是「暴君」贺锦丽:我可能再战白宫!
普丁大赞无敌!俄成功试射"海燕"新型核动力巡弋飞弹
稀土真的是中国卡美国西方脖子的“核选项”吗?
28秒穿越死亡线 解放军首曝机器狼抢滩杀敌画面
北京三里屯“勇士”再现 挂布条痛斥共产党“邪教”
加州州长纽森承认:正考虑2028年竞选美国总统
经济学人:一旦美国撒手不管 台湾能有什么B计划?
拆白宫东翼化为瓦砾! 川普“豪宴厅”募资名单曝光
班农指川普将“做多一届总统”:内部圈子已有计划
剑指中国!川普组建“黄金舰队” 考虑重拾“战舰概念”
贝森特预计:中国稀土管制会延后1年实施
杨振宁遗体告别式未见中共高层出席 更像民间性质
中国女行李箱猛撞日本男 她竟冷漠离开 后续演变成…
西方舆论:中国正赢得贸易战 “中美大和解”不会发生
川普骂“史上最烂照片” 《时代》封面换了张帅照
特朗普再度指责加拿大播放反关税广告,宣布将加征10%关税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核酸检测历史意义:汇总中国人信息分享给全世界

CDT 2022-08-14 14:18:12

近日,有人在网上发帖拍卖4850万上海“随申码”数据库信息,包含用户的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健康码状态、UUID(通用唯一识别码)等多项个人隐私信息。发帖者称,这些数据来源于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此消息一出,引起了大量网民关注、讨论。

8月12日,南方都市报发表报道《网传“4850万用户上海随申码泄露” 上海大数据中心:不是我们泄露的》,文章随后被404。

多名网友发现,本次数据泄露的消息,在短暂登上微博热搜后即被平台撤下。微博账号@中心经纬 在发布本条新闻后,获得近5万条评论与大量转发,这条微博目前已被删除。

目前,微博平台已将“官方回应网传上海随申码泄露”、“上海信息泄露”、“官方回应网站兜售疑似随申码数据”等多个事件相关话题删除。

2020年3月,上海的健康码系统“随申码”进入推广应用阶段时,开发“随申码”系统的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曾接受媒体采访。这段旧视频日前也被网友重新翻了出来。

采访中,针对有市民担心“随申码”会不会泄露个人信息的问题,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副主任朱俊伟称,市民的信息数据保存在上海电子政务云上,有很强的安全防护措施,而个人信息内容无法通过普通扫描行为获取,“因此,‘随申码’不存在隐私泄露的问题,市民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以下评论由中国数字时代编辑摘自网络:

学术大观察:刚刚冲上热搜,就下搜了[狗头]

赵峥新知创作者:上次超大规模的信息泄露没声无息就给过去了,词条还给炸了。这次又给泄露了,官方回应:不是我们泄露的。这第一时间撇清嫌疑。隐私保护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能这么儿戏呢?

月下饕餮君:还建议居民自己前往公安机关报案,抓谁?抓你吗?

> FatFullFull:然后报案信息再泄露一次

> 又又又又炸号了:就像匿名举报信,第二天被举报的人来踢门

> 后现代茴香豆:堂下何人状告本官?

孤独runner:有能力实行实名制,没能力保护隐私信息。

> throwingclothes:实名制是为了管控你,又不是为了保护你。

> LowMistfades:你见过正部级以上干部的隐私泄露吗?

> narcoticprettymuch:不是没能力,是没有这个意愿。

> 时光机w028:“你要隐私干什么?”

炸鸡粉裹糖心蛋:诸君!盛世啊!!!

在卧:话术不错,“不是我们泄露的”和“不是从我们这泄露的”、“不是因为我们(的收集行为)而泄露的”,根本不是一个概念,但三者都要负沉重的法律责任。

Hubery98:裸奔人生。

彦过也:核酸检测的最大历史意义:把中国人信息汇总起来,然后分享给全世界。

佑shu:系统性的数据泄露,建议“个人”去报案啊。。。。。。呵呵呵呵呵呵。。。。。。

二十三号公路:又是上海!我为什么说又?

_十罒周:政务是否完全公开透明尚且不谈,公民的信息倒是给透明完了。

_radicalmaniac:没那个信息保护能力,就不要乱收集信息,也就不会有泄露风险,这么简单的道理。

娘娘好糊涂:全民开盒时代。

那爸爸:疫情让上海市各职能部门推卸责任的能力上了个新境界。

木瓜来啦:都泄露等于都没泄露。

shyshinezsy:这样的公信力真是掉在地上捡不起来。

小企鹅1551:本地最独特的一点,就是权责高度不对称。权力集中的地方本应高度透明,以接受监督与质询。然而这里最公开透明的,永远在被监控被质疑的,从来不是郭嘉机器,而是升斗小民。

间歇性失智症:虽然无法制止“个人信息”被泄漏,但是可以制止“个人信息被泄漏”的消息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