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纪录片《走近毛泽东》 这样的毛泽东谁也演不了(图)

纪录片《走近毛泽东》 这样的毛泽东谁也演不了

文章来源: 北美快手报道 于 2003-12-03 11:32:0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长期以来,人们对伟人几乎只有一种视角———仰视。我们能否摆脱这种心理,转而以平凡的视角去讲述伟人的历史呢?将于12月推出的大型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走近平视毛泽东的契机,连负责影片洗印工作的洗印厂工人们在看了片子之后都说:“这样的毛泽东谁也演不了。”

《走近毛泽东》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在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之际,与中央文献研究室、多种空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纪录影片。尽管多年来,反映毛泽东题材的影视作品很多,但多是展示大场面、大事件,使毛泽东略带一种“神话”色彩。而《走近毛泽东》借助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资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平民化、生活化的毛泽东。

毛泽东小时候读私塾,当别的孩子认真苦读四书五经的时候,他却沉醉于古典小说。人们一定很难想像,毛泽东曾经为自己署名“二十八划生”,四处征友,目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改变国民心态,强盛自己的国家,并与蔡和森等发起成立了“新民学会”。为了实现远大理想,这些年轻人浴雨雪、沐长风,体验“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意境。足见毛泽东不拘一格、无拘无束的独特性格,早在青少年时代已经养成。

湘江边长大的毛泽东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游泳。尤其喜欢体味与风浪搏击时的豪迈感觉。一次游泳的时候碰上大风大浪,水性很好的毛泽东也差点“失足”,被同伴救起。遇险之后,他诗兴大发,写下“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诗句,这也成为毛泽东性喜挑战之一生的缩影。畅游过长江的毛泽东有一个愿望,他曾对斯诺说,我真想不以政治家仅以游泳者的身份畅游密西西比河,但是恐怕美国政府不允许我这样做。

“枪杆子里出政权”是毛泽东军事革命思想的形象化浓缩,然而可能很少人知道,以如此武装斗争策略领导全国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的人,一辈子却不曾打过一枪,甚至不愿意摸枪。毛泽东虽然不愿带枪,但有一样儿东西可是伴他走过了山山水水———竹杖。那是一次登山时,警卫就地用树枝为他制作的。从那以后,他越用越顺手,就不愿丢掉了。越南一位领导人曾经有意想拿自己的手杖和他交换,留做纪念,却被毛泽东婉言拒绝了。

幽默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性格魅力。这一点在毛泽东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他谈起生老病死,表现出唯物主义者的旷达姿态:“我在世吃鱼比较多,我死后把我火化,骨灰撒到长江里喂鱼。你就对鱼儿说:鱼儿呀,毛泽东给你们赔不是来了,他生前吃了你们,现在你们吃他吧,你们吃了好去为人民服务。这叫物质不灭定律。”在新中国加入联合国后,毛泽东风趣地说:别忘了是非洲的穷哥们儿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毛泽东幽默诙谐的语言在片中随处可见。

而有时候,幽默在毛泽东身上则体现为一种力量。曾经有一名外国记者问毛泽东:你自己究竟首先是中国人,还是共产党人?毛泽东的回答是:你这个问题等于问我,是先有父母还是先有儿子?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没有中华民族,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北京日报 记者彭俐 实习生李红艳文/图)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美航班即将剧变!但还有一个更大的隐患
BBC:中共四中全会释出的三个讯息
川普骂“史上最烂照片” 《时代》封面换了张帅照
从坟墓里伸出的指控再次指向安德鲁王子,爆出新一波丑闻
26岁女歌手遭卖到缅甸诈骗园 器官被摘遗体被烧




24小时讨论排行

普丁大赞无敌!俄成功试射"海燕"新型核动力巡弋飞弹
加州州长纽森承认:正考虑2028年竞选美国总统
稀土真的是中国卡美国西方脖子的“核选项”吗?
28秒穿越死亡线 解放军首曝机器狼抢滩杀敌画面
北京三里屯“勇士”再现 挂布条痛斥共产党“邪教”
经济学人:一旦美国撒手不管 台湾能有什么B计划?
美不课中国100%关税,北京延后管制稀土、买黄豆
拆白宫东翼化为瓦砾! 川普“豪宴厅”募资名单曝光
班农指川普将“做多一届总统”:内部圈子已有计划
中国女行李箱猛撞日本男 她竟冷漠离开 后续演变成…
痛批川普是「暴君」贺锦丽:我可能再战白宫!
贝森特预计:中国稀土管制会延后1年实施
剑指中国!川普组建“黄金舰队” 考虑重拾“战舰概念”
安华调侃川普"爱破坏规矩" 川普秒回1句全场爆笑
共军最新航母被看扁?美退将:战力不及"美军50年老航母"
美中谈判"几乎完成协议",美贸易代表:可交川习签署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纪录片《走近毛泽东》 这样的毛泽东谁也演不了

北美快手报道 2003-12-03 11:32:00


长期以来,人们对伟人几乎只有一种视角———仰视。我们能否摆脱这种心理,转而以平凡的视角去讲述伟人的历史呢?将于12月推出的大型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走近平视毛泽东的契机,连负责影片洗印工作的洗印厂工人们在看了片子之后都说:“这样的毛泽东谁也演不了。”

《走近毛泽东》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在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之际,与中央文献研究室、多种空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纪录影片。尽管多年来,反映毛泽东题材的影视作品很多,但多是展示大场面、大事件,使毛泽东略带一种“神话”色彩。而《走近毛泽东》借助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资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平民化、生活化的毛泽东。

毛泽东小时候读私塾,当别的孩子认真苦读四书五经的时候,他却沉醉于古典小说。人们一定很难想像,毛泽东曾经为自己署名“二十八划生”,四处征友,目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改变国民心态,强盛自己的国家,并与蔡和森等发起成立了“新民学会”。为了实现远大理想,这些年轻人浴雨雪、沐长风,体验“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意境。足见毛泽东不拘一格、无拘无束的独特性格,早在青少年时代已经养成。

湘江边长大的毛泽东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游泳。尤其喜欢体味与风浪搏击时的豪迈感觉。一次游泳的时候碰上大风大浪,水性很好的毛泽东也差点“失足”,被同伴救起。遇险之后,他诗兴大发,写下“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诗句,这也成为毛泽东性喜挑战之一生的缩影。畅游过长江的毛泽东有一个愿望,他曾对斯诺说,我真想不以政治家仅以游泳者的身份畅游密西西比河,但是恐怕美国政府不允许我这样做。

“枪杆子里出政权”是毛泽东军事革命思想的形象化浓缩,然而可能很少人知道,以如此武装斗争策略领导全国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的人,一辈子却不曾打过一枪,甚至不愿意摸枪。毛泽东虽然不愿带枪,但有一样儿东西可是伴他走过了山山水水———竹杖。那是一次登山时,警卫就地用树枝为他制作的。从那以后,他越用越顺手,就不愿丢掉了。越南一位领导人曾经有意想拿自己的手杖和他交换,留做纪念,却被毛泽东婉言拒绝了。

幽默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性格魅力。这一点在毛泽东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他谈起生老病死,表现出唯物主义者的旷达姿态:“我在世吃鱼比较多,我死后把我火化,骨灰撒到长江里喂鱼。你就对鱼儿说:鱼儿呀,毛泽东给你们赔不是来了,他生前吃了你们,现在你们吃他吧,你们吃了好去为人民服务。这叫物质不灭定律。”在新中国加入联合国后,毛泽东风趣地说:别忘了是非洲的穷哥们儿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毛泽东幽默诙谐的语言在片中随处可见。

而有时候,幽默在毛泽东身上则体现为一种力量。曾经有一名外国记者问毛泽东:你自己究竟首先是中国人,还是共产党人?毛泽东的回答是:你这个问题等于问我,是先有父母还是先有儿子?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没有中华民族,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北京日报 记者彭俐 实习生李红艳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