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温暖记忆 陈杰:《大染坊》染出岁月的色彩

温暖记忆 陈杰:《大染坊》染出岁月的色彩

文章来源: 北京青年报 于 2003-10-28 08:22:0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大染坊》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常言道: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而这个制造“一剧之本”的人却并非大家,甚至名不见经传,这个人就是陈杰。“陈杰,1956年生,上过三年小学,16岁入济南市邮政局做工,后弃工从商,现为某大公司首席执行总监。好乱读书,不好上学。”这是陈杰出版24集电视剧《大染坊》同名小说时自己提供的个人简介。这个不足50字的简介,真是“简”得不能再简了。一个只“上过三年小学”的人,竟有如此令人折服的才华。从去年夏天因《大染坊》而结识陈杰以来,感触最多的是他读书多,国学功底深,无论和陈杰随便的哪一次聊天,都会让人受益匪浅。

TOM

推荐 小左妹妹陪你挑选首饰

百万MP3音乐免费下载 史实重现:回顾史上今日

点魔力占卜看星座运程

  ■《大染坊》是对亲情伦理遥远和温暖的记忆

  问:从亲情伦理角度看,《大染坊》极力渲染了中国传统中那种一向注重安定和谐、和睦相处的融洽氛围。夫妻和睦、尊老爱幼、注重情义等诸多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纽带,在经济发达的当今社会似乎变得越来越脆弱。这种浓厚真情氛围的营造,无疑滋润着现代社会快节奏中忙碌的人们日益麻木冷漠的心灵,给人以心灵慰藉与温暖。它告诉人们情义远远重于利益。

  陈:一个人如果过度自私,他就会与社会绝缘。孤独地活着,这有意思吗?文艺作品应当是含着悲悯眼泪的心灵自白。把这种自白变成一种社会交流的语码,大家一起努力,构建起一个充满情义的社会。

  问:在《大染坊》拍摄期间和播出前后,很容易被联系到一起的就是《大宅门》,同为对自己家族故事的追溯,尽管这不是一个智慧的话题,还是愿意听一听您的真实点评。

  陈:《大宅门》是一部好剧,是解放以后写民国题材的最佳之著。我也极为敬重郭先生的治学精神,语言很自然,即行里面所谓的“生活化”。《大宅门》是写药铺,《大染坊》是写工厂,解放前的资本家叫做“工商界”———我认为,只要是爱国,就是主旋律。

  ■写时有股悲壮的情绪,有些情节是蹦出来的

  问:您的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她一次又一次地告诫儿子:无论什么时候,不识字的绝不能领导识字的。家教对您的影响很深。能谈谈母亲这个话题吗?

  陈:我母亲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她那种博爱的精神至今鼓舞着我。“文革”期间,孤儿寡母,有一个阶段我家有几天断炊,我与弟弟喝粥,她老人家什么都不吃———趁我们不在,自己喝刷锅水。将来,我打算为她老人家专写一部书。人———不管遇见什么困难,都要勇往直前,笑着活着。那是因为哭没有用。

  问:如果从类型上分析,《大染坊》是一出包含着很强的智力活动的商战戏,欢乐的戏剧走向、悲剧的结局,您如何掌控着剧情对观众的吸引力的?

  陈:我真不知道。写时,心里有一股悲壮的情绪,有些情节是蹦出来的。

  ■一次对精神资源畅快和必要的“忆苦思甜”

  问:文艺作品对历史的重塑最终离不开现实文化语境的制约,从这一视角看《大染坊》,您认为该剧鲜明的现实意义在哪些方面?

  陈:自我实践———如果你在边缘上,就应当想办法汇入主流。正是前人所谓“愚以事贤,弱以事强”。每天的奋斗,串连成灿烂的光辉历程。玩命!

  问:重视科技、重视人才的理念使陈寿亭身上闪烁着现代意识的光芒。陈寿亭曾经反复地强调,他的成功是因为有明白人赏识。这是否与您个人职业生涯中的感悟有关?

  陈:没有人什么也干不了,没有能人,有钱也没用。因为资金具有不守恒的性质,不是增多就是减少———钱存在银行里有利息,但放在家里就会损失利息。如果投入产业,可能挣更可能赔。怎样才能不赔呢?找能人来,这就是中国文化里的“相知”。

  问:我记得您曾说过,写电视剧《大染坊》的过程,实质是“一次商人精神上的‘忆苦思甜’”。

  陈:中国历来重农抑商,人多地少还不让挣钱———这两千年来,就是这样一伙子糊涂虫在“治中国”。糊涂虫治国越治越糊涂———因为糊涂虫的品种在退化。到了北洋军阀时期,有些地方糊涂虫管不了,民族工业也就在这样的罅隙里萌芽。但还没等长大,日本人来了,日本人为什么来了呢?因为知道糊涂虫没有多大的本事,有枪也不敢放。那时的企业家远比现在的商人难,现在的商人起码不怕洋人打来,不会像孙明祖所谓“在自己的地面上,被一个外国人逼得走投无路!”———尽管乱收费,乱罚款,兼腐败分子让人生厌。咱慢慢地治理,逐渐地拾掇,总会好的。社会是向上的,是正常的,心里觉得很安全。

  问:《大染坊》发生在新旧观念、中西文化冲撞时代,此时恰逢中国历史上第三次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大规模地接触、交流之后,在这个价值观的大转型时期,陈寿亭的活动就呈现在这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上。

  陈:陈寿亭是个小人物,他见洋人日本人横行霸道,亦是怒从心起,但能力太小,只能用自己仅有的方式来表述。最近的《首席执行官》我看过,尽管有直白之嫌,但写出了中国精神。   问:中国离不开世界的舞台。作为最早的民族资产者之一,陈寿亭的确胸怀齐鲁大地,面向整个中国市场,同时还能放眼世界。

  陈:中国近代之落伍,其源于明代海禁。“北防蒙古,南防倭患”,防来防去,自己成了傻瓜。我儿子在英国上学,今天中国飞船上天返回后,他的房东立刻给他降了房租,并且另眼相待。有篇文章对中国和印度进行了比较,其中有句话说:“中国的封闭系统打破了,心灵融入了世界;印度是标准英国宪政的翻版,一直在开放,但心灵却仍然封闭。”这很能体现中国人的进取和吸纳精神。

Tigercool.com 有以上介绍的明星作

品 或 影视剧集 点击进入>>>>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美航班即将剧变!但还有一个更大的隐患
BBC:中共四中全会释出的三个讯息
川普骂“史上最烂照片” 《时代》封面换了张帅照
Katy Perry公开与加拿大前总理恋情:看完表演两人牵手出门
从坟墓里伸出的指控再次指向安德鲁王子,爆出新一波丑闻




24小时讨论排行

普丁大赞无敌!俄成功试射"海燕"新型核动力巡弋飞弹
加州州长纽森承认:正考虑2028年竞选美国总统
稀土真的是中国卡美国西方脖子的“核选项”吗?
28秒穿越死亡线 解放军首曝机器狼抢滩杀敌画面
北京三里屯“勇士”再现 挂布条痛斥共产党“邪教”
经济学人:一旦美国撒手不管 台湾能有什么B计划?
美不课中国100%关税,北京延后管制稀土、买黄豆
痛批川普是「暴君」贺锦丽:我可能再战白宫!
拆白宫东翼化为瓦砾! 川普“豪宴厅”募资名单曝光
班农指川普将“做多一届总统”:内部圈子已有计划
中国女行李箱猛撞日本男 她竟冷漠离开 后续演变成…
贝森特预计:中国稀土管制会延后1年实施
剑指中国!川普组建“黄金舰队” 考虑重拾“战舰概念”
美中谈判"几乎完成协议",美贸易代表:可交川习签署
共军最新航母被看扁?美退将:战力不及"美军50年老航母"
仅隔半小时!美军2机"在南海连环坠毁",5机组员全获救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温暖记忆 陈杰:《大染坊》染出岁月的色彩

北京青年报 2003-10-28 08:22:00


  《大染坊》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常言道: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而这个制造“一剧之本”的人却并非大家,甚至名不见经传,这个人就是陈杰。“陈杰,1956年生,上过三年小学,16岁入济南市邮政局做工,后弃工从商,现为某大公司首席执行总监。好乱读书,不好上学。”这是陈杰出版24集电视剧《大染坊》同名小说时自己提供的个人简介。这个不足50字的简介,真是“简”得不能再简了。一个只“上过三年小学”的人,竟有如此令人折服的才华。从去年夏天因《大染坊》而结识陈杰以来,感触最多的是他读书多,国学功底深,无论和陈杰随便的哪一次聊天,都会让人受益匪浅。

TOM

推荐 小左妹妹陪你挑选首饰

百万MP3音乐免费下载 史实重现:回顾史上今日

点魔力占卜看星座运程

  ■《大染坊》是对亲情伦理遥远和温暖的记忆

  问:从亲情伦理角度看,《大染坊》极力渲染了中国传统中那种一向注重安定和谐、和睦相处的融洽氛围。夫妻和睦、尊老爱幼、注重情义等诸多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纽带,在经济发达的当今社会似乎变得越来越脆弱。这种浓厚真情氛围的营造,无疑滋润着现代社会快节奏中忙碌的人们日益麻木冷漠的心灵,给人以心灵慰藉与温暖。它告诉人们情义远远重于利益。

  陈:一个人如果过度自私,他就会与社会绝缘。孤独地活着,这有意思吗?文艺作品应当是含着悲悯眼泪的心灵自白。把这种自白变成一种社会交流的语码,大家一起努力,构建起一个充满情义的社会。

  问:在《大染坊》拍摄期间和播出前后,很容易被联系到一起的就是《大宅门》,同为对自己家族故事的追溯,尽管这不是一个智慧的话题,还是愿意听一听您的真实点评。

  陈:《大宅门》是一部好剧,是解放以后写民国题材的最佳之著。我也极为敬重郭先生的治学精神,语言很自然,即行里面所谓的“生活化”。《大宅门》是写药铺,《大染坊》是写工厂,解放前的资本家叫做“工商界”———我认为,只要是爱国,就是主旋律。

  ■写时有股悲壮的情绪,有些情节是蹦出来的

  问:您的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她一次又一次地告诫儿子:无论什么时候,不识字的绝不能领导识字的。家教对您的影响很深。能谈谈母亲这个话题吗?

  陈:我母亲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她那种博爱的精神至今鼓舞着我。“文革”期间,孤儿寡母,有一个阶段我家有几天断炊,我与弟弟喝粥,她老人家什么都不吃———趁我们不在,自己喝刷锅水。将来,我打算为她老人家专写一部书。人———不管遇见什么困难,都要勇往直前,笑着活着。那是因为哭没有用。

  问:如果从类型上分析,《大染坊》是一出包含着很强的智力活动的商战戏,欢乐的戏剧走向、悲剧的结局,您如何掌控着剧情对观众的吸引力的?

  陈:我真不知道。写时,心里有一股悲壮的情绪,有些情节是蹦出来的。

  ■一次对精神资源畅快和必要的“忆苦思甜”

  问:文艺作品对历史的重塑最终离不开现实文化语境的制约,从这一视角看《大染坊》,您认为该剧鲜明的现实意义在哪些方面?

  陈:自我实践———如果你在边缘上,就应当想办法汇入主流。正是前人所谓“愚以事贤,弱以事强”。每天的奋斗,串连成灿烂的光辉历程。玩命!

  问:重视科技、重视人才的理念使陈寿亭身上闪烁着现代意识的光芒。陈寿亭曾经反复地强调,他的成功是因为有明白人赏识。这是否与您个人职业生涯中的感悟有关?

  陈:没有人什么也干不了,没有能人,有钱也没用。因为资金具有不守恒的性质,不是增多就是减少———钱存在银行里有利息,但放在家里就会损失利息。如果投入产业,可能挣更可能赔。怎样才能不赔呢?找能人来,这就是中国文化里的“相知”。

  问:我记得您曾说过,写电视剧《大染坊》的过程,实质是“一次商人精神上的‘忆苦思甜’”。

  陈:中国历来重农抑商,人多地少还不让挣钱———这两千年来,就是这样一伙子糊涂虫在“治中国”。糊涂虫治国越治越糊涂———因为糊涂虫的品种在退化。到了北洋军阀时期,有些地方糊涂虫管不了,民族工业也就在这样的罅隙里萌芽。但还没等长大,日本人来了,日本人为什么来了呢?因为知道糊涂虫没有多大的本事,有枪也不敢放。那时的企业家远比现在的商人难,现在的商人起码不怕洋人打来,不会像孙明祖所谓“在自己的地面上,被一个外国人逼得走投无路!”———尽管乱收费,乱罚款,兼腐败分子让人生厌。咱慢慢地治理,逐渐地拾掇,总会好的。社会是向上的,是正常的,心里觉得很安全。

  问:《大染坊》发生在新旧观念、中西文化冲撞时代,此时恰逢中国历史上第三次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大规模地接触、交流之后,在这个价值观的大转型时期,陈寿亭的活动就呈现在这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上。

  陈:陈寿亭是个小人物,他见洋人日本人横行霸道,亦是怒从心起,但能力太小,只能用自己仅有的方式来表述。最近的《首席执行官》我看过,尽管有直白之嫌,但写出了中国精神。   问:中国离不开世界的舞台。作为最早的民族资产者之一,陈寿亭的确胸怀齐鲁大地,面向整个中国市场,同时还能放眼世界。

  陈:中国近代之落伍,其源于明代海禁。“北防蒙古,南防倭患”,防来防去,自己成了傻瓜。我儿子在英国上学,今天中国飞船上天返回后,他的房东立刻给他降了房租,并且另眼相待。有篇文章对中国和印度进行了比较,其中有句话说:“中国的封闭系统打破了,心灵融入了世界;印度是标准英国宪政的翻版,一直在开放,但心灵却仍然封闭。”这很能体现中国人的进取和吸纳精神。

Tigercool.com 有以上介绍的明星作

品 或 影视剧集 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