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走向共和》引发大讨论 慈禧是翻案?

《走向共和》引发大讨论 慈禧是翻案?

文章来源: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于 2003-05-09 13:35:0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央视一套黄金档热剧《走向共和》播出过半,演员的精彩表演为该剧吸引了不少人气,而最受人关注的却是该剧重新诠释的历史观,也由此在全国引发了一场激烈争论:这种改动究竟是学术的创新,还是招徕观众之举?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分成都观众和一些专家学者。

A·关于慈禧:创新还是翻案?

慈禧是这些年荧屏上反复出现的一个热点人物,无论是“戏说”、“正说”,她总脱不了“腐朽、保守、阴险、狠毒”的“恶女人”形象。《走向共和》却展现了一个充满着人性的慈禧。在签订《马关条约》后,慈禧和光绪母子见面抱头痛哭,她拉着儿子的手叮咛道:“过去我对你太严厉了,其实我是希望朝廷、政权不要败在我娘儿俩手里。我到颐和园养老了,今后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把慈禧从一个独裁者变成了亲切的老妈妈。

作家柳建伟对这部戏一集不拉地看了,他认为从编剧、导演、演员阵容等综合因素上说《走向共和》都是很好的,该剧不是给慈禧和李鸿章简单地翻案,没有回避慈禧之恶,比如逃难时把珍妃推入井中、私吞4亿多两白银等等,但是看得出,对慈禧的批判性不够。

剧作家魏明伦认为,慈禧误国已是公论,“如果把慈禧作为一个立体的人写出她的复杂处,不是不可以,但她哪里是个政治家?她没做过什么对国家有利的事。她误国、愚昧、腐朽,这点没有争议。”

B·关于维新派:客观还是贬低?

柳建伟认为,当时维新派确实没有力量。这也是生活本身提供的丰富性不够造成的。很多风云人物,都是在各种力量躁动中,才被推到那个位置的。从历史角度看,原来被高估的一些人,在历史上的功劳微乎其微。

有观众认为,剧中康有为是一个怀才不遇、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假隐士,颇有点工于心计的乡学之气,不具一个有学有识,思想激进的大知识分子形象;谭嗣同则是个莽撞小儿。有一幕很可笑,谭嗣同被皇帝选为军机章京之后,第二天就把那些老臣的座位给坐了,等那些老臣来到时,怎么同他说话,他都一动不动,普通的礼节都不懂。维新派怎么变成这样?

C·关于历史观:重新解读还是招徕观众?

柳建伟说,该剧编剧之一张建伟10年前写过《大清王朝的最后变革》、《温故戊戌变法》,对历史作过很深的思考。这个剧对漫画化的、简单化的、旧有的历史观做了重新解读,还原了丰富的历史。比《雍正王朝》、《康熙大帝》中好皇帝勤政的老观念,该剧的历史观提高了很多。魏明伦也认为,李鸿章因为镇压过太平天国,长时间里被简单化。他办过洋务运动,也有很多苦衷。

作家麦家则认为:“历史是由很多偶然瞬间构成的,在近代,我们好几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转折点都没有完成好,这给民族带来了灾难。不管怎么解读,历史就是历史。”柳建伟指出,《走向共和》最大的弱点不是历史观,而是没有贯穿始终的人物,李鸿章已经死了,过几集慈禧也会死,它最大的困难是后30集剧情怎么发展。”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苹果新手机开售即破发,砍单到几乎停产
美中谈判"几乎完成协议",美贸易代表:可交川习签署
BBC:中共四中全会释出的三个讯息
中美航班即将剧变!但还有一个更大的隐患
国产电动车撞向十堰重庆路小学,多名学生和家长死伤




24小时讨论排行

痛批川普是「暴君」贺锦丽:我可能再战白宫!
普丁大赞无敌!俄成功试射"海燕"新型核动力巡弋飞弹
稀土真的是中国卡美国西方脖子的“核选项”吗?
28秒穿越死亡线 解放军首曝机器狼抢滩杀敌画面
北京三里屯“勇士”再现 挂布条痛斥共产党“邪教”
加州州长纽森承认:正考虑2028年竞选美国总统
经济学人:一旦美国撒手不管 台湾能有什么B计划?
拆白宫东翼化为瓦砾! 川普“豪宴厅”募资名单曝光
班农指川普将“做多一届总统”:内部圈子已有计划
剑指中国!川普组建“黄金舰队” 考虑重拾“战舰概念”
贝森特预计:中国稀土管制会延后1年实施
杨振宁遗体告别式未见中共高层出席 更像民间性质
中国女行李箱猛撞日本男 她竟冷漠离开 后续演变成…
川普骂“史上最烂照片” 《时代》封面换了张帅照
特朗普再度指责加拿大播放反关税广告,宣布将加征10%关税
西方舆论:中国正赢得贸易战 “中美大和解”不会发生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走向共和》引发大讨论 慈禧是翻案?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2003-05-09 13:35:00

央视一套黄金档热剧《走向共和》播出过半,演员的精彩表演为该剧吸引了不少人气,而最受人关注的却是该剧重新诠释的历史观,也由此在全国引发了一场激烈争论:这种改动究竟是学术的创新,还是招徕观众之举?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分成都观众和一些专家学者。

A·关于慈禧:创新还是翻案?

慈禧是这些年荧屏上反复出现的一个热点人物,无论是“戏说”、“正说”,她总脱不了“腐朽、保守、阴险、狠毒”的“恶女人”形象。《走向共和》却展现了一个充满着人性的慈禧。在签订《马关条约》后,慈禧和光绪母子见面抱头痛哭,她拉着儿子的手叮咛道:“过去我对你太严厉了,其实我是希望朝廷、政权不要败在我娘儿俩手里。我到颐和园养老了,今后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把慈禧从一个独裁者变成了亲切的老妈妈。

作家柳建伟对这部戏一集不拉地看了,他认为从编剧、导演、演员阵容等综合因素上说《走向共和》都是很好的,该剧不是给慈禧和李鸿章简单地翻案,没有回避慈禧之恶,比如逃难时把珍妃推入井中、私吞4亿多两白银等等,但是看得出,对慈禧的批判性不够。

剧作家魏明伦认为,慈禧误国已是公论,“如果把慈禧作为一个立体的人写出她的复杂处,不是不可以,但她哪里是个政治家?她没做过什么对国家有利的事。她误国、愚昧、腐朽,这点没有争议。”

B·关于维新派:客观还是贬低?

柳建伟认为,当时维新派确实没有力量。这也是生活本身提供的丰富性不够造成的。很多风云人物,都是在各种力量躁动中,才被推到那个位置的。从历史角度看,原来被高估的一些人,在历史上的功劳微乎其微。

有观众认为,剧中康有为是一个怀才不遇、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假隐士,颇有点工于心计的乡学之气,不具一个有学有识,思想激进的大知识分子形象;谭嗣同则是个莽撞小儿。有一幕很可笑,谭嗣同被皇帝选为军机章京之后,第二天就把那些老臣的座位给坐了,等那些老臣来到时,怎么同他说话,他都一动不动,普通的礼节都不懂。维新派怎么变成这样?

C·关于历史观:重新解读还是招徕观众?

柳建伟说,该剧编剧之一张建伟10年前写过《大清王朝的最后变革》、《温故戊戌变法》,对历史作过很深的思考。这个剧对漫画化的、简单化的、旧有的历史观做了重新解读,还原了丰富的历史。比《雍正王朝》、《康熙大帝》中好皇帝勤政的老观念,该剧的历史观提高了很多。魏明伦也认为,李鸿章因为镇压过太平天国,长时间里被简单化。他办过洋务运动,也有很多苦衷。

作家麦家则认为:“历史是由很多偶然瞬间构成的,在近代,我们好几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转折点都没有完成好,这给民族带来了灾难。不管怎么解读,历史就是历史。”柳建伟指出,《走向共和》最大的弱点不是历史观,而是没有贯穿始终的人物,李鸿章已经死了,过几集慈禧也会死,它最大的困难是后30集剧情怎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