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向《英雄》竖中指前 还是先鞠个躬 (图)

向《英雄》竖中指前 还是先鞠个躬 (图)

文章来源: 好戏连篇 于 2003-02-20 11:11:0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我要购买特价$1.00《英雄》

差不多两个月前,我写过一篇关于《英雄》的文字,题目叫《向<英雄>鞠躬,然后,竖起中指》,发表在今年12月号的《卫视周刊》。在这篇文字里,我本来强调的是“竖中指”。今天重新节录部分文字放在这里,目的却不同,是想强调在“竖中指”之前的这个动作:“鞠躬”。

《英雄》的票房才4天就已经6000万了。这样的票房奇迹在之前其实我和很多人都曾经预言过,但它成为事实之后还是不由自主地十分惊喜。所以对充斥于许多媒体毫无保留地对《英雄》的攻击,我感到有必要重复一些我们说过很多遍的观点。

很理解张艺谋所感觉到的“隐隐的敌意”,我在那些攻击的文字中,看不到一点儿敬意。但是我很想提请各位厌恶《英雄》的人在竖中指之前,考虑一下这个问题:《英雄》是不是国产电影有史以来第一部真正的“大片”?撇开它的情节、人物等弱点(事实上,张艺谋也早已强调,《英雄》根本无意于这方面的成就,它要的就是画面好看),《英雄》的制作精良是否也是国产电影中前所未有的?比如一束美丽的鲜花,你非得要求它有营养价值而且盛开一年,这种要求是不是过分了。

张艺谋的《英雄》对于国产电影所做的贡献,不是现在就可以算得出来的。这部电影是一群职业的电影人以非常敬业的态度制作出来的。而这种敬业的态度,在国产电影中太稀缺了。向《英雄》“竖中指”之前,“鞠躬”是不得不做的一个动作。下面摘录的文字中,删去了批评部分,不是为《英雄》讳,而是这些所谓缺点,其实大家后来都说得很多,无须再浪费版面了。

正文:

如果你想朝《英雄》竖中指,还是先向他鞠个躬再说吧。

……

《英雄》是华语电影中在商业上最具野心和诚意的电影。看完《英雄》,我有一个强烈的印象,张艺谋已然跃上广阔的国际舞台。至于从前我们关于他究竟能不能拍好城市题材,是不是只能拍农村题材这样的讨论,我想张艺谋是不会再介意了。在《英雄》这样的电影面前,这种议论因为视野的狭隘而更像是一个玩笑。

用“空前”这样的词来形容《英雄》,绝不为过。与它相比,《天脉传奇》这样的电影只不过是粗制滥造的三流货色,到2003年便不再有人想起。可是数十年后若有人写中国电影史,却怎么都会提上一笔《英雄》。《英雄》是国产电影的第一部“大片”,它具有一部“大片”应有的一切元素:巨额投资,3000万美元应当是华语电影投资最大的一部;豪华阵容,张曼玉、梁朝伟、李连杰、章子怡等皆为已在国际影坛发展的当红影星;制作精良,这个词挺难描述,但却是我看完这部电影最先打进我脑袋里的一个词。记得当初同事去《英雄》剧组探班,发现其中兵士拿的道具都是真皮制成。这个细节应可以印证我对《英雄》的这一印象。

上述种种,都使《英雄》可以跻身于众多好莱坞大片之中而不用面带菜色。

华语电影越来越面色苍白,血气不足。而以我的经验,《英雄》以这样的品质毫无疑问地会成为国产电影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电影。在评介《英雄》的好与坏、是与非之前,必须承认,它的确是华语电影的救市英雄。

上述评价其实与艺术评判是两回事,我会向所有我见过的人推荐《英雄》,但这样做并不意味着我喜欢这部电影。鞠完躬,我将开始批评。但很显然,在不断地伸出中指之前,我仍然要不断地鞠躬。

……(本文摘录自《卫视周刊》2002年12月号)

《英雄》的最佳归宿 ■范颂华

《英雄》把人们的胃口吊得这么高,无论再怎么精彩,也难以赢得一致的尖叫和赞誉。

我想老谋子最担心的,倒不是被所有人痛骂,而是影片上映后一潭死水,鸦雀无声。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宣传太热烈了,人人都发挥了自己最瑰丽的想象去预期,看了影片之后,很可能发现跟自己想的差不多,便像猪八戒吃了人参果,亮点不多不少,反响一点也无。影片到了这里,也算是无疾而终了,安乐死。

大家都猜中了那开头,却猜不中那结局。随着《英雄》如火如荼地上映,结局逐渐明晰:原来,引发无休止的争议,才是《英雄》的最理想的谢幕方式。

《英雄》面世后,我们看到观众基本上都分化成旗帜鲜明的两派:一派一边扔着鸡蛋一边数落:《英雄》是瘸子,没有故事,只用画面音效一条腿走路;而另一派则一边忙不迭地献花,一边用周星驰在《唐伯虎点秋香》里的口气辩解说:没事,只是断了一条腿。

故事到了这份上,就愈加精彩了,可以说又达到另一个高潮。

争议,能使作品获得延伸的生命力,既避免了被群起而攻之的沮丧,又逃离了票房惨淡反响寥落的尴尬。争议,同时又是极好的后续宣传。还没看过影片的潜在观众们,听到两派不同的声音之后,好奇心非但没有浇灭,反而越来越强烈,更想走进电影院去眼见为实。

维纳斯断臂,《红楼梦》只有八十回,缺憾带来无限美,既是争议所在,又是魅力所在。同样,用画面音效一条腿走路的《英雄》,终于可以在争议声中活下来,而不至于窝囊地死去。折腾了娱乐圈这么久,面世之前吊足了观众的胃口,面世之后继续引发如潮的争议———这无疑已经是它的最佳归宿。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集团-南方都市报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苹果新手机开售即破发,砍单到几乎停产
美中谈判"几乎完成协议",美贸易代表:可交川习签署
BBC:中共四中全会释出的三个讯息
中美航班即将剧变!但还有一个更大的隐患
国产电动车撞向十堰重庆路小学,多名学生和家长死伤




24小时讨论排行

痛批川普是「暴君」贺锦丽:我可能再战白宫!
普丁大赞无敌!俄成功试射"海燕"新型核动力巡弋飞弹
稀土真的是中国卡美国西方脖子的“核选项”吗?
28秒穿越死亡线 解放军首曝机器狼抢滩杀敌画面
北京三里屯“勇士”再现 挂布条痛斥共产党“邪教”
经济学人:一旦美国撒手不管 台湾能有什么B计划?
加州州长纽森承认:正考虑2028年竞选美国总统
拆白宫东翼化为瓦砾! 川普“豪宴厅”募资名单曝光
杨振宁遗体告别式未见中共高层出席 更像民间性质
剑指中国!川普组建“黄金舰队” 考虑重拾“战舰概念”
贝森特预计:中国稀土管制会延后1年实施
班农指川普将“做多一届总统”:内部圈子已有计划
中国女行李箱猛撞日本男 她竟冷漠离开 后续演变成…
特朗普再度指责加拿大播放反关税广告,宣布将加征10%关税
西方舆论:中国正赢得贸易战 “中美大和解”不会发生
川普骂“史上最烂照片” 《时代》封面换了张帅照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向《英雄》竖中指前 还是先鞠个躬 (图)

好戏连篇 2003-02-20 11:11:00




我要购买特价$1.00《英雄》

差不多两个月前,我写过一篇关于《英雄》的文字,题目叫《向<英雄>鞠躬,然后,竖起中指》,发表在今年12月号的《卫视周刊》。在这篇文字里,我本来强调的是“竖中指”。今天重新节录部分文字放在这里,目的却不同,是想强调在“竖中指”之前的这个动作:“鞠躬”。

《英雄》的票房才4天就已经6000万了。这样的票房奇迹在之前其实我和很多人都曾经预言过,但它成为事实之后还是不由自主地十分惊喜。所以对充斥于许多媒体毫无保留地对《英雄》的攻击,我感到有必要重复一些我们说过很多遍的观点。

很理解张艺谋所感觉到的“隐隐的敌意”,我在那些攻击的文字中,看不到一点儿敬意。但是我很想提请各位厌恶《英雄》的人在竖中指之前,考虑一下这个问题:《英雄》是不是国产电影有史以来第一部真正的“大片”?撇开它的情节、人物等弱点(事实上,张艺谋也早已强调,《英雄》根本无意于这方面的成就,它要的就是画面好看),《英雄》的制作精良是否也是国产电影中前所未有的?比如一束美丽的鲜花,你非得要求它有营养价值而且盛开一年,这种要求是不是过分了。

张艺谋的《英雄》对于国产电影所做的贡献,不是现在就可以算得出来的。这部电影是一群职业的电影人以非常敬业的态度制作出来的。而这种敬业的态度,在国产电影中太稀缺了。向《英雄》“竖中指”之前,“鞠躬”是不得不做的一个动作。下面摘录的文字中,删去了批评部分,不是为《英雄》讳,而是这些所谓缺点,其实大家后来都说得很多,无须再浪费版面了。

正文:

如果你想朝《英雄》竖中指,还是先向他鞠个躬再说吧。

……

《英雄》是华语电影中在商业上最具野心和诚意的电影。看完《英雄》,我有一个强烈的印象,张艺谋已然跃上广阔的国际舞台。至于从前我们关于他究竟能不能拍好城市题材,是不是只能拍农村题材这样的讨论,我想张艺谋是不会再介意了。在《英雄》这样的电影面前,这种议论因为视野的狭隘而更像是一个玩笑。

用“空前”这样的词来形容《英雄》,绝不为过。与它相比,《天脉传奇》这样的电影只不过是粗制滥造的三流货色,到2003年便不再有人想起。可是数十年后若有人写中国电影史,却怎么都会提上一笔《英雄》。《英雄》是国产电影的第一部“大片”,它具有一部“大片”应有的一切元素:巨额投资,3000万美元应当是华语电影投资最大的一部;豪华阵容,张曼玉、梁朝伟、李连杰、章子怡等皆为已在国际影坛发展的当红影星;制作精良,这个词挺难描述,但却是我看完这部电影最先打进我脑袋里的一个词。记得当初同事去《英雄》剧组探班,发现其中兵士拿的道具都是真皮制成。这个细节应可以印证我对《英雄》的这一印象。

上述种种,都使《英雄》可以跻身于众多好莱坞大片之中而不用面带菜色。

华语电影越来越面色苍白,血气不足。而以我的经验,《英雄》以这样的品质毫无疑问地会成为国产电影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电影。在评介《英雄》的好与坏、是与非之前,必须承认,它的确是华语电影的救市英雄。

上述评价其实与艺术评判是两回事,我会向所有我见过的人推荐《英雄》,但这样做并不意味着我喜欢这部电影。鞠完躬,我将开始批评。但很显然,在不断地伸出中指之前,我仍然要不断地鞠躬。

……(本文摘录自《卫视周刊》2002年12月号)

《英雄》的最佳归宿 ■范颂华

《英雄》把人们的胃口吊得这么高,无论再怎么精彩,也难以赢得一致的尖叫和赞誉。

我想老谋子最担心的,倒不是被所有人痛骂,而是影片上映后一潭死水,鸦雀无声。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宣传太热烈了,人人都发挥了自己最瑰丽的想象去预期,看了影片之后,很可能发现跟自己想的差不多,便像猪八戒吃了人参果,亮点不多不少,反响一点也无。影片到了这里,也算是无疾而终了,安乐死。

大家都猜中了那开头,却猜不中那结局。随着《英雄》如火如荼地上映,结局逐渐明晰:原来,引发无休止的争议,才是《英雄》的最理想的谢幕方式。

《英雄》面世后,我们看到观众基本上都分化成旗帜鲜明的两派:一派一边扔着鸡蛋一边数落:《英雄》是瘸子,没有故事,只用画面音效一条腿走路;而另一派则一边忙不迭地献花,一边用周星驰在《唐伯虎点秋香》里的口气辩解说:没事,只是断了一条腿。

故事到了这份上,就愈加精彩了,可以说又达到另一个高潮。

争议,能使作品获得延伸的生命力,既避免了被群起而攻之的沮丧,又逃离了票房惨淡反响寥落的尴尬。争议,同时又是极好的后续宣传。还没看过影片的潜在观众们,听到两派不同的声音之后,好奇心非但没有浇灭,反而越来越强烈,更想走进电影院去眼见为实。

维纳斯断臂,《红楼梦》只有八十回,缺憾带来无限美,既是争议所在,又是魅力所在。同样,用画面音效一条腿走路的《英雄》,终于可以在争议声中活下来,而不至于窝囊地死去。折腾了娱乐圈这么久,面世之前吊足了观众的胃口,面世之后继续引发如潮的争议———这无疑已经是它的最佳归宿。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集团-南方都市报